“賊廝,你沒有了武器,還敢猖狂,還我幾位兄弟的命來!”
吳達怒吼一聲,揮舞著長槍便衝向典韋。等靠近典韋,在長槍能夠攻擊到典韋之時,帶著無盡的氣勢,淩冽的刺向典韋。這一擊,帶著吳達的悲憤之情,帶著三位兄弟性命的交托,吳達誓要將典韋擊殺。
“即便沒有武器,某又豈會懼你!”
沒有了雙戟,典韋依然不是弱者能夠相提並論的。曆史上記載,典韋的雙戟沒了,靠著雙手愣是擊殺了數百名敵人,然後才被弓箭手射殺,倘若沒有弓箭手,或許典韋的戰績會更高。麵對吳達刺來的長槍,典韋沒有絲毫懼色的迎了上去!
“啊!”
吳達怒吼著刺出了長槍,然而,吳達卻是突然發現,長槍竟然動不了了。等他定睛一看,卻是驚駭的發現,長槍正被典韋夾在左手肋下。然後,吳達便看到典韋臉上露出一絲猙獰之色,右手迅速的探出,抓住吳達長槍的中端,隨後猛然發力,竟然將吳達生生從戰馬上提了起來。
“死!”
典韋怒吼一聲,狠狠的將吳達砸在地上,然後將吳達的長槍凶猛的紮向吳達。吳達被典韋摔的頭冒金星,暈頭轉向的,都還沒有反應過來當前的情形,隻是突然間感覺到喉間傳來陣陣的刺痛感。然後,吳達便白眼一翻,再也沒有了生息。自此,吳猛、吳達、吳星、吳馳兄弟四人,公孫續麾下的四名都尉,卻是被典韋生猛的給擊殺了!
見到典韋突然發力,露出強悍的實力,城頭上的公孫續士兵都看傻眼了。似乎都沒有反應過來,這還是先前跟吳猛交戰,實力一般的粗漢?
而袁常這邊。袁常的士兵見到己方將領如此強悍,自然是歡呼聲震天!
“典將軍威武霸氣。天下無敵!”
“典將軍一統江湖,千秋萬載!”
“典將軍英勇神武,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果然,人民的智慧是強大的。在看到典韋如此強悍的舉動麵前,什麼樣的歡呼聲都有,袁常聽了都感到無語,懷疑這些家夥是不是都是穿越來的。竟然還知道一統江湖,千秋萬載,仙福永享,壽與天齊這些話?
“公孫續小兒,出城受死!”
典韋對於士兵們的呼喊聲很是受用,在得瑟了片刻之後,拍馬跑到通縣城頭之下,高聲對著城頭上的公孫續大喝到。
倘若是在先前,公孫續還有出城與典韋一決雌雄的想法,想要見識、見識公孫瓚口中所說的萬人敵是何等實力。可是。在親眼見識到典韋的強悍之後,這個念頭早已是蕩然無存,要是公孫續還有這樣的念頭。就真的是蠢貨了。公孫續雖然有些自信自己的實力,卻也不認為自己能夠像典韋那樣,輕而易舉的斬殺吳達三人,即便是公孫續麵對吳達三人,能否戰勝都還是個問題。而且,袁常麾下還有一個趙雲,聽聞趙雲的實力比之典韋還要更勝一湊,想到這裏,公孫續心中的驚駭自然無須言表。公孫續也終於明白,自己老子的建議還真是英明睿智。若是出城跟袁常交戰。袁常有趙雲和典韋二人為矛頭,自己的將士誰能夠擋得住?而在趙雲和典韋的影響下。大軍必定會潰敗。
“本將身為主帥,靠的是智慧,豈會與你逞匹夫之勇!賊子速速退去,否則,定要叫你見識我幽州弓箭手的厲害!”
公孫續自然不會出戰,卻也不想弱了己方的氣勢,當下對著典韋大聲回應到。不過,在典韋展露了實力,以極其淩冽的手段擊殺了吳達三人之後,公孫續麾下的士兵都被驚到了,士氣早就降到冰點以下,哪還有什麼氣勢可言?
“懦夫,無須為自己找借口!公孫瓚何等英勇蓋世的大將,卻生了你這樣膽小無能的兒子,公孫瓚怕是到死都不會瞑目!”
典韋經曆了兩場戰鬥,也隻是剛熱身,還沒有完全展開手腳,自然想要再戰幾場,因此,便很是賣力的在通縣城外叫罵。可惜,任憑典韋把公孫瓚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幾遍,城頭上的公孫續就是沒有任何的反應。都已經知道典韋的實力,還死了四名都尉級別的將領,若是還派人出戰,簡直就是給對方送人頭了,公孫續還沒有傻到這個地步。
“賊廝,無須多言逞口舌之利。本將便在這城頭之上,有膽的便來攻城,本將絕不退後半步,若是不敢,趕緊滾回你們的渤海郡!”
袁常的兵力也就五萬餘,公孫續的兵力也是五萬餘,雙方在兵力上沒有差距。而公孫續有著城牆的優勢,再加上城內糧草充足,器械鎧甲完善,擋下袁常的攻勢絕對沒有問題。而反觀袁常這邊,糧草要從冀州境內運來,路途遙遠,倘若糧草沒有跟上,絕對會給五萬大軍帶來影響,到時公孫續再揮軍出擊,必定能夠一戰而勝。因此,公孫續現在也沒有了絲毫出城作戰的想法,便是死守在通縣城內,跟袁常打消耗戰。如今是在幽州境內作戰,公孫續還是更有優勢,比消耗,公孫續根本沒有絲毫的擔心。
“公孫續小兒,你等著!待某將城池攻下,定要將你的腦袋拎下來當尿壺!”
典韋憤憤的放下一句狠話,然後回到陣中。
既然公孫續沒有出城的意思,那也隻有強行攻城這一個辦法了。通縣三麵環山,附近又沒有河流,想要放水淹通縣也不行。郭嘉即便是頂級謀士,在沒有任何助力的情況下,也不可能憑空用計攻城。就說諸葛亮、陸遜等謀士用計謀,也是借助了天時、地利,才能達到計謀的作用。否則,其他的都是虛的。
袁常雖是主公,然而這一次統軍的主帥卻是趙雲。因此,既然要準備攻城,自然是由趙雲來指揮。
“第一隊出列。雲梯準備!”
趙雲在親兵的簇擁下,來到大軍的前頭,迅速的將命令傳達。隨後。第一隊五千士兵出列,以一百人為小隊。分成五十小隊,每個小隊都抬著一架雲梯,做出了攻城的準備。袁常渤海郡的八萬兵力,除卻將近一萬的老兵之外,其餘的七萬基本都是在看到渤海郡強大的實力之後,才加入渤海郡的隊伍。雖然都是新兵,但是,這些新兵都見識到渤海郡強大的實力。對前途充滿了希望。其中還有不少的新兵是衝著渤海郡眾將領的親兵位置而來,他們希望自己在戰場能夠表現一番,從而被招為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