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 戰事起(十六)(1 / 3)

ps:看《三國之四世三公》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方城西南方向五裏外有一處小山,山中叢林茂密,若是有大隊人馬躲藏在其中,必然極難被人給發現。而如今,韓恂正率領著他直轄的二千東平鐵騎,以及從於禁那裏借來的二千鮑家軍。

韓恂從通縣出發,馬不停蹄的趕了兩天多的路,在今天正午的時候到達此處。不過,因為天還沒有黑下來,韓恂讓這四千騎兵躲在山中,等到黑夜的時候再開始行動。這一次分兵突襲方城,韓恂一共帶了二萬的兵馬。除卻這四千騎兵之外,還有一萬六千的步兵。如果騎兵和步兵一同前進,也許,就會如公孫續所計算的那樣,韓恂的兵馬到達方城的時候,公孫續的援兵也早就到達了。因此,韓恂直接率領四千騎兵先行出發突襲方城,一萬六千的步兵在後麵繼續前進。

其實,這一次突襲方城有這四千的精銳騎兵也足夠了,那一萬六千的步兵更主要的是用於拿下方城之後,繞道通縣兩麵夾擊公孫續。

所以,隻要策略得當,這四千騎兵拿下方城,綽綽有餘。

公孫續計算的也不錯,騎兵從通縣城外到達方城,因為受到地形的原因,也至少需要四天的時間。不過,公孫續卻是不知道,袁常麾下的精銳騎兵都配備有馬蹄鐵、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騎兵即使是在山林間奔跑,也是如履平地,根本不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因此。公孫續的計算注定有著極大的失誤。也正是因為如此計算,公孫續當時讓援兵不用急行軍前往方城,使得在之後埋伏韓恂這一支兵馬的時候。能夠保持最大的戰力。可惜,公孫續錯誤的計算。以致於局麵反而倒了過來。

“韓將軍,如今已是子時時分,是否可以開始行動了?”

韓恂和四千騎兵都已經從戰馬上下來,並且將戰馬的嘴用麻布包裹,免得戰馬發出聲響,引起了方城外出巡邏士兵的注意。這四千騎兵不愧稱得上是精銳,就這樣靜靜的蹲坐了半天,沒有任何一個人有什麼不滿的神色。即便是吃飯。他們也隻是在一盞茶的時間內,啃了幹糧就繼續等待韓恂的命令。

“嗯,是時候了!”

韓恂看了看天色,此時的月色正好被飄過的烏雲遮擋,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

“開始行動!”

隨著韓恂一聲令下,十一名騎兵從隊伍中站了出來。若是仔細看他們的穿著打扮,可以發現他們竟然都是穿著幽州士兵的鎧甲,而且,他們的臉上俱都是塗著鮮血,看上去頗為狼狽。而這十幾名騎兵。便是韓恂拿下方城的關鍵。

早在出發的時候,韓恂就從袁常那裏要來了收集的幽州士兵的鎧甲。有時候,要行誘騙之計。對方的鎧甲就可以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出發!”

十一名騎兵之中,當先一人乃是什長,默默的對著韓恂點了點頭。而後大手一揮,低吼一聲,當先騎了出去。身後十名騎兵,也是一言不發的跟上了。這十一名騎兵去行誘騙之計,是有生命危險的,一旦被對方識破,這十一名騎兵必然有死無生。然而。之前在挑選人選的時候,四千騎兵俱是爭先恐後。沒有一個人有膽怯之色。上了戰場,要麼獲得戰功。榮歸故裏,要麼就是成為一名貪生怕死之徒,成為他人恥笑的對象。無論是韓恂的東平鐵騎,抑或是是於禁的鮑家軍,都不存在這樣的士兵。

看著遠去的十一名騎兵,韓恂目送著他們向方城方向前進,直到身影都消失在眼前之後。韓恂也是大手一揮,剩下的三千多騎兵也都牽著戰馬緩緩前進。此刻還不到上戰馬的時候,騎兵奔跑的動靜太大,若是現在就上戰馬前進,也許會被敵方發現。

“踏、踏、踏!”

黑夜之中,戰馬的馬蹄聲顯得異常清晰,十一名騎兵以極快的速度向方城衝鋒而來,似乎根本沒有停止的趨勢。

“城下何人,速速報上名來,否則,本將便要下令攻擊了!”

方城城頭上今夜值守的副將見到突然出現的十一名騎兵,頓時臉色一緊,不過也沒有太緊張。畢竟對方隻有十一人,難道還能掀起什麼風浪?當然,副將之所以會詢問,是因為他看出對方身上的鎧甲是幽州士兵的妝扮,因此才會出言詢問。否則,如今幽州正和冀州開戰,若是敵方的人馬出現,副將直接下令攻擊,還哪會廢話。

“我等乃是通縣求援的士兵,如今刺史大人的公子正被圍在通縣城內,岌岌可危。我等奉少公子之令,前來求援,爾是何人,可否做主?若是不能,速速稟報,若是貽誤了戰機,以致於少公子有失,你擔待不起。”

領頭的騎兵什長一臉焦急之色,同時大聲的嗬斥道。看他的表情,似乎這樣說話是理所當然之事。

不過,城頭上的副將還就吃他這一套。

如今幽州和冀州開戰,公孫續領兵駐守通縣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而這些求援的士兵是公孫續的士兵,對於這些地方守將頤氣指使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也正是因為騎兵如此語氣,副將心中更信了三分,不過也不會這樣就把對方給放進來,若是出了事情,他也擔待不起。這件事,自然是要稟報給方城的守將。

副將命令一名親兵去將方城守將公孫濤請來,這公孫濤乃是公孫瓚的家族親戚,算是公孫瓚的族兄弟,隻不過有一些偏遠的血緣關係,因此才駐守在這一個無關緊要的方城。

不多時,公孫濤便眨著惺忪的睡眼出現在城頭之上。

“爾是何人?可有憑證?”

公孫濤在前來的路上已經聽副將的親兵說過,因此也沒有廢話。直接開口詢問。

“某乃是少公子麾下親兵,今奉少公子之令,前來求援。此乃是少公子親筆書信。以此為證。通縣城危,還望將軍莫要貽誤戰機!”

什長說完。將手中的書信射到城頭之上。

卻說這什長手中的書信難道是假的?這樣射給對方看,難道就不怕被對方識破?當然,這一點倒是沒有問題。早在開戰之前,郭嘉就已經大量的收集幽州的情報,像公孫瓚以及公孫瓚心腹等的情報郭嘉都了解清楚,公孫續作為公孫瓚的兒子,自然也在其中。而公孫續的筆跡,當然也有。郭嘉作為一名頂級謀士。在書法這一方麵,也有這極高的造詣,偽造他人筆跡,也不過是小菜一碟。因此,在韓恂出發的時候,郭嘉就將模仿公孫續筆跡的書信交給韓恂,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