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回到正文。當審配下達進攻的命令之後,攻城一隊這支被當成炮灰來看待的士兵,哇哇大叫著向故安城衝去。
跟袁紹不同。公孫瓚是久經戰場的老將了,統軍指揮自然是不在話下。
公孫瓚看著城下冀州的士兵接近城牆,臉上露出一絲冷笑。作為一名沙場老將,他又豈會看不出來這一支攻城的士兵隻是炮灰部隊?袁紹的大軍早在兩天前就已經到達故安城外十裏的地方,然而,袁紹卻沒有立即進攻,而是駐紮在原地,下令工匠打造攻城器械,除了攻城雲梯之外。投石機、衝車等大型攻城器具都有。然而,這一支攻城的士兵卻僅僅帶著攻城雲梯。像投石機和衝車這種極其重要的攻城器械卻沒拿出來,顯然。這一支士兵並不會用上。袁紹的想法自然很好,讓炮灰去消耗故安城的守城物資,等消耗的差不多的時候,再拿出投石機和衝車使用,效果自然更好。隻是,公孫瓚明白了袁紹的意圖之後,隻是不屑的冷笑起來。想要用炮灰來消耗自己的守城物資,真是太天真,太可愛了。難道袁紹不知道,他最不缺的就是這些玩意?
“弓箭手各就各位!”
公孫瓚大聲喝令一聲,隨後,早已經列隊準備的弓箭手立即靠近城頭,站到了各自的位置。手中製式長弓已經拉成滿月狀態,弓弦上的箭支早已是“嗡嗡”作響,好似要迫不及待的衝了出去。不過,這些長弓的主人卻是保持著鎮定的神色,公孫瓚的命令還沒有下達,他們可不敢胡亂放箭。
“弓箭手,射!”
當冀州的士兵靠近故安城百米之後,公孫瓚頓時毫不猶豫的下達了命令。一時之間,城頭之上的箭矢猶如蝗蟲一般向故安城下落去。如此密集的箭雨,即便是一些精銳士兵都無法阻擋,更何況是被當成炮灰的攻城一隊?隻是一輪箭雨,冀州這一邊就有數百人倒下。有的冀州士兵身上被插滿了箭支,也是這些士兵倒黴。城頭之上的弓箭手就一千人,一千支弓箭射下來,平均每個人一支都不到。可惜,這些倒黴的士兵一個人就被集火如此多的箭支,即便他們有三頭六臂,怕也是難以擋下。當然,從另一麵來說,這些士兵還拯救了自己的同伴。
“弓箭手準備,射!”
公孫瓚這次一口氣準備了一萬的弓箭手,十個隊伍輪流一遍,那下場可想而知。而且,這十個弓箭手隊伍隻是射了一半的隊伍,而冀州這些孱弱的士兵已經靠近故安城的城牆了。
“殺上去!”
“各位將士,建功立業便在今朝,大家都衝啊!”
“殺啊!”
在各自隊伍長官的率領下,這些冀州的士兵都紛紛呐喊著,順著攻城雲梯向故安城的城頭接近。在他們的眼中,公孫瓚似乎並不是一名將領,而是一塊塊金光閃閃的金子,吸引著冀州的士兵悍不畏死的向故安城衝鋒而去!
公孫瓚看著在城牆上攀爬的冀州士兵,嘴角閃過一抹冷笑,不要說袁紹的精銳士兵,隻是一群炮灰而已,對付這些士兵,公孫瓚根本就沒有太過於放在眼裏。
對方都已經在攀爬城牆了。弓箭手自然派不上用場。
“巨石、檑木準備!”
早已等候多時的投擲兵馬,紛紛山發出無匹的氣勢,然後拿著他們的物資。開始向城頭位置站定。當看到攻城雲梯上布滿了冀州的士兵的時候,這些投擲的士兵也不再猶豫。手中的巨石、檑木沒有絲毫的猶豫,對著在攻城雲梯上攀爬的冀州士兵,這邊狠狠的投擲出去。
“啊!”
“救命,我還不想死…”
麵對著城頭上呼嘯下來的巨石和檑木,冀州的士兵喊什麼話的都有。可惜,即便他們再怎麼呐喊,卻也無法阻止巨石和檑木的攻擊。因此,這一路下來。冀州的士兵竟然又戰死了數百名。從幽州士兵第一輪箭雨開始,袁紹的這支炮灰部隊,竟然足足陣亡了數千人。也就因為這支攻城士兵是炮灰部隊,袁紹也沒有太過於在意。死多少人對於袁紹而言都沒什麼問題,隻要能將故安城內的守城物資給消耗幹淨,這些炮灰部隊的任務就算是達成了。
這一次的攻城端的是無比慘烈,攻城一隊這支炮灰部隊足足傷亡了五千多,而反觀公孫瓚的士兵,卻傷亡不到一千,五比一的比例。若是繼續按照如此趨勢下去。最終敗亡的必然是袁紹。
“攻城二隊準備,進攻!”
“殺啊!”
“衝啊!建功立業,衣錦返鄉便在此刻。大家還在猶豫什麼,衝啊!”
雖然這些炮灰部隊是用來消耗公孫瓚的守城物資,但是,這些士兵自己卻並不清楚,反而認為這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即便他們的戰力比較孱弱,氣勢卻還是依然那麼強盛。
“哼!本侯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你袁紹的士兵多,還是故安城的守城物資多!”
公孫瓚冷哼一聲,隨後再次進行指揮。同樣的是用弓箭手開路。然後巨石、檑木紛紛砸下,對於這些孱弱的士兵。公孫瓚自然不會用滾油,那簡直就是在浪費資源。相對於巨石和檑木而言。滾油的價值就更高了。這些比較貴重的滾油,自然是用在應該使用的時候。就如袁紹的精銳士兵進攻的時候,才是使用滾油的最好時機。
半個時辰的時間過去,攻城二隊同樣在傷亡了五千餘士兵,地上留下了二、三千具炮灰士兵的屍體之後,撤兵的號角聲響起,剩下的四千多士兵朝著己方陣營跑去。雖然這些士兵是炮灰,卻也還有著極大的作用,能不全部戰死,那自然是最好的事情。畢竟幽州的戰鬥不是這麼快結束,這些炮灰士兵還有作用。而且,經過這些戰鬥,炮灰之中也會出現一些戰力提升的士兵,到時候便能將這些士兵納入正常的攻城隊伍,而不是將他們當成炮灰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