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袁紹在城外邀戰,爾等以為本侯當如何應對?”
公孫瓚展開袁紹射入城中的挑戰書,然後傳給自己麾下的文武。等麾下都看過了一遍之後,公孫瓚語氣淡然的詢問到。
當公孫瓚的話音落下之後,一名穿著鎧甲的威武將領走了出來,對著上首的公孫瓚行了一禮,而後朗聲說道:“主公,末將以為可以戰!袁紹無端邀請我軍出城決戰,必定有陰謀軌跡。然而,末將認為,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的陰謀詭計都是沒用的。況且,主公的騎兵有五萬之巨,對付袁紹,易如反掌。”
卻說這說話之人乃是公孫瓚麾下大將,同時也是公孫瓚的義子公孫冉。除此之外,公孫冉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白馬義從的副統領。至於正統領,自然是公孫瓚毋庸置疑,公孫瓚也不會把白馬義從這樣精銳的騎兵交給其他人,即便是他的兒子公孫續。然而,公孫冉這個義子卻是能夠成為白馬義從的副統領,可見公孫瓚對公孫冉的信任。當然,也有人私底下聽說,這公孫冉其實就是公孫瓚的私生子,因此,公孫瓚才會如此信任對方。
“平夷所言甚是,本侯亦是如此想法!”
公孫冉字平夷,而公孫續則是字平異,從公孫瓚給二人起的字可以看出,公孫瓚曾經對於平定北方異族是何等的態度。然而,前番在攻打冀州的時候,公孫瓚連連失利,以致於心性大變,對於平定北方異族的心思淡了許多,反而想要逐鹿中原,成為天下的霸主。到時候。他同樣能夠消滅異族。然而,公孫瓚的側重點卻是發生了變化。曾經是以平定異族為首要任務,如今卻是以逐鹿中原為首要任務。這一切。也不知是好還是壞。
聽了公孫瓚讚同公孫冉出城決戰的建議,文官一列當即便有一名中年儒雅的文士站了出來。若是仔細看此人麵貌。卻是與公孫瓚的長史,如今跟隨公孫續作為軍中監軍的關靖有些相似。而此人也確實與關靖有關係,乃是關靖的從弟。
“主公,此事萬萬不可!”
關禮長揖一聲,急忙勸阻道:“袁紹這賊子向來詭計多端,主公前番進攻冀州之時,便是因為中了袁紹的奸計才導致兵敗而歸。如今袁紹如此公然邀戰,顯然是有奸計。主公卻為何還要遂了袁紹之意?主公隻需憑借城池優勢,慢慢與袁紹消耗。袁紹自冀州發兵,糧草運輸困難,一旦出現差池,必定會軍心大亂,主公便可趁此機會一戰而定,還望主公三思!”
關禮是關靖的從弟,智謀還是有一點的,隻要不是個傻子都知道有城池就要利用,哪裏還會像公孫瓚這般。傻傻的出城跟敵方交戰,這不是放棄自己的優勢?即便能夠擊敗袁紹,公孫瓚也會損失慘重。公孫瓚怎麼會同意如此不智的建議呢?關禮真的有點想不明白。
聽了關禮的話,公孫瓚頓時臉色一變,隱隱有發怒的跡象。
如果說關禮是正常的勸說,公孫瓚即便不會聽從,也會給對方好臉色。可是,關禮偏偏哪壺不提開哪壺,當初進攻冀州兵敗之事,一直是公孫瓚心頭的痛。損兵折將公孫瓚還能接受,可是。在攻打南皮城之時,被袁常何等羞辱。公孫瓚一直都記掛在心上。原本,關禮若是不提的話。公孫瓚已經把這個屈辱的記憶給埋在心底深處,不想去觸碰這個傷口。可是,關禮偏偏提了出來,往日的記憶頓時湧上心頭。
“嘭!”
公孫瓚猛的一拍案桌,冷冷的瞥了一眼關禮,寒聲說道:“袁紹邀戰,若是本侯不戰,豈非讓天下人以為本侯懼怕袁紹小兒。前番袁紹小兒用奸計得逞,今日,本侯就要讓袁紹小兒知道我幽州將士的厲害。關主簿無須多言,我幽州將士並非貪生怕死之徒!”
“眾將聽令,召集各軍,隨本侯出城迎戰袁紹小兒!”
“末將聽令!”
眾將領見公孫瓚發怒,頓時齊聲應道。即便有將領認為出城交戰是個不智的選擇,可是,在公孫瓚的氣勢下,卻是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反對。關禮見公孫瓚如此,也知道自己勸說無用,心中歎了一口氣。倘若兄長在此,或許能夠勸住主公,可惜關靖卻是沒有在此,隻能任由公孫瓚決定了。
“吱呀!”
故安城的城門緩緩打開,當城門完全洞開之後,故安城內的公孫瓚士兵列著隊形,緩緩的從城內走出。
首先是一隊隊的長槍兵在前開路,長槍兵在前開路,也有他的道理。如果敵軍趁著大軍出城之時襲擊,而通常襲擊也會用騎兵來襲擊,因為騎兵的速度夠快,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達成目的。然而,在長槍兵和騎兵戰力相同之時交戰,長槍兵往往會是騎兵的克星,至於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則,誰也說不出個子醜寅卯,自古以來便是如此。其實想想很好理解,長槍兵的武器是中遠程的武器,騎兵衝鋒過來,長槍兵隻要將長槍斜指對方,若是騎兵就這樣直直衝過來,好像就是騎兵自己撞向長槍。當然,這是在正常情況下,若是精銳的騎兵,自然不會遵守這樣的定律。就如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曹操的虎豹騎,若是還會輕易的被長槍兵克製,他們也就無法成為曆史上有名的精銳騎兵了。
長槍兵之後,便是清一色的刀盾兵。刀盾兵說是刀盾兵,其實更傾向於盾兵。每個刀盾兵手上都持著一麵一人多高的巨盾。當兩軍交戰之時,刀盾兵將巨盾豎在身前,然後長刀尋機攻擊,這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因此,長槍兵和刀盾兵基本是屬於軍中最常見的配置,任何一個入伍的士兵都能夠成為一名長槍兵或者刀盾兵。
“轟隆隆!”
當刀盾兵都出城之外,城門傳來一陣整齊的轟鳴聲,不用看隻要是個士兵都知道,能夠發出如此聲勢的。除了騎兵之外,還能有什麼兵種。公孫瓚麾下最多的兵種便是騎兵,加上白馬義從。公孫瓚麾下足足有五萬的騎兵。單單是這數目,絕對能將中原許多勢力給震住。如此數目巨大的騎兵隊伍,著實不是他們能夠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