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 戰事起(二十一)(2 / 3)

雖然己方的大將被斬殺了,可是,公孫瓚一方卻是出奇的沒有低落之色,隻有一絲悲哀之情。段然雖然戰死了。可是他寧戰死也決不後退的精神,卻是極大的鼓舞了公孫瓚一方士兵的士氣。

“我等誓死與袁紹一戰,決不後退!”

“沒錯。決不後退,讓入侵我們地盤的賊人知道,我們幽州將士不是好欺負的!”

“殺!殺!殺!”

故安城城外,公孫瓚的士兵猛然大喝起來,看這氣勢,直衝九霄,卻是絲毫不比高覽擊殺段然後袁紹一方士兵的士氣。沒想到高覽擊殺段然,不僅沒能打擊公孫瓚一方的士氣,反而讓公孫瓚的士兵升起同仇敵愾的氣勢。

高覽皺了皺眉頭。心中暗道,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結果。若是如此跟公孫瓚交戰。或許己方還會被打壓。因此,思索了片刻。高覽便有了主意。

隻見高覽抬起長槍,指著公孫瓚的方向,猛然大喝到:“公孫瓚小兒,莫非你幽州無人可用,可有人敢與本將一戰!”

公孫瓚眉頭微皺,心中卻是在暗自思索。

高覽的名氣他也知道,河北四庭柱之一,實力自然毋庸置疑。公孫瓚也知道,己方這邊,除了自己之外,也沒有人能夠跟對方一戰了。若是再派將領去跟高覽交戰,顯然是去送死的。這樣的話,好不容易提升的士氣,或許會因此而跌落。既然如此,看來也隻有他自己出戰了。

公孫瓚作為主帥,還是刺史,若是他出戰的話,豈不是自降身份。當然,幽州的老兵們可不會這麼覺得。公孫瓚常年與北方異族交戰,向來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每每異族有強悍將領的時候,公孫瓚也多出戰跟對方交戰,等擊殺對方大將之後,先是以白馬義從開路,隨後大軍壓上,一路碾壓對方。這也是公孫瓚的威名在北方異族之中極其響亮的原因,都是靠公孫瓚自己拚殺出來的。

思索決定之後,公孫瓚令親信護衛退開,他則撥馬舞著長槊衝了出來。

“刺史大人終於出手了,有多久沒有看到刺史大人動手了。這一次,對方必敗無疑!”

“那賊子剛才還那麼猖狂,現在刺史大人出手,看他還能猖狂到什麼時候!”

“刺史大人必勝!”

隨著公孫瓚的出戰,幽州的士卒頓時都歡呼起來。公孫瓚的實力在幽州士卒之中可是極其有名的,公孫瓚的實力,也是得到幽州士卒的認可。

“哼,公孫瓚小兒,你幽州果然無人了,竟然淪落到要你親自出戰的地步。”

高覽冷哼一聲,卻是不忘借此機會打擊幽州將士的士氣。不過,高覽的意圖注定要落空,公孫瓚親自出手又不是一次、兩次,幽州的將士都已經習慣了。己方有個實力強悍的主帥隻會讓他們感到自豪,而不是因此而自卑。

“哈哈,可笑的言論!本侯身為幽州刺史,卻也從來不覺得自己出手有什麼不對。若是有膽,讓袁本初出來與本侯一戰。”

公孫瓚大笑一聲,不屑的反駁了一句。

當然,麵對公孫瓚的話語,高覽也沒有回答。袁紹是否出戰,可不是他能決定的。而且,跟每每作戰衝鋒在前的公孫瓚不同,袁紹可不會親自出手。其中一個是因為袁紹沒有這樣的實力,另一個原因,自然是袁紹認為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他才不會做這種事。除非真到了生死關頭的時候,不然,袁紹是絕對不會出戰的。

“既然袁本初無膽出戰。便無需多言。讓本侯看看,你到底有什麼狂妄的資本!”

公孫瓚朗喝一聲。也不多說什麼,舞著長槊便向高覽攻去。

“鏗!”

隨著公孫瓚的長槊和高覽的長槍撞擊在一起,一道沉重刺耳的金屬撞擊聲響了起來。隻聽這聲音,便能看出這一擊的威力。

“嗚!”

一擊過後,公孫瓚和高覽二人胯下的戰馬同時退後了一步。而在這一擊之後,高覽口中低低的吐了一聲,也隻有他自己能聽到。原來,就在剛才的那一次碰撞之時。他的手腕卻是微微的麻痹了少許。並非說高覽的實力不如公孫瓚,而是因為高覽並沒有太看重公孫瓚。在高覽的心中想來,公孫瓚作為一方勢力的頭領,實力或許有一些,卻也不會太強。縱觀天下各方勢力,似乎沒有那一個人有著強悍的實力。如今的呂布還沒有奪下一塊地盤,自然還不算在其中。正是因為沒有太過看重公孫瓚的實力,因此,高覽剛才才沒有全力應對,使得他在剛才的那一次碰撞之中。手腕被震了一下。而因為剛才那一擊的碰撞,高覽卻是明白,公孫瓚的實力或許不如他。卻也沒有差太多,最多隻比他弱一線。然而,因為公孫瓚豐富的戰鬥經驗,卻也彌補了這一絲差距。

高覽作為河北四庭柱的成員之一,雖然也參加過不少的戰鬥。然而,跟常年與北方異族交戰的公孫瓚相比,戰鬥經驗還是有些不如。

“好!”

想到這裏,高覽也不再輕視公孫瓚,口中大讚一聲。催動胯下戰馬,挺起長槍。卻是率先發動了攻擊。

“實力不錯,不過。本侯豈會懼你!”

公孫瓚也是稱讚一句,心中也有些感慨。高覽隻是河北四庭柱之一,卻有著如此強悍的實力。再想想袁紹麾下還有另外三個這種實力的人物,反觀他公孫瓚這麼多年了,卻沒有得到一個如此強悍的武將,還真是有些悲哀。想到這裏,公孫瓚心中倒是想起了劉備和袁常二人。

劉備有關羽和張飛兩個結義兄弟,關羽和張飛二人的實力公孫瓚自然沒有絲毫的懷疑。還有渤海郡的太守袁常,麾下的趙雲和典韋二人比之劉備絲毫不弱。想當初在虎牢關討伐董卓之時,劉備隻是一個坐在末席的小角色,而他已經是一方諸侯。還有袁常,那時候隻是一個卑微,在眾人眼中隻是一個阿諛奉承的小人。可是,就是這樣的小人,如今卻坐擁一郡領地,麾下有趙雲和典韋這樣的猛將,如今更是有著五萬兵馬攻入他幽州。公孫瓚實在想不明白,袁常究竟是如何做到這一點,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崛起成如此強悍的一方勢力。當然,若是公孫瓚知道袁常麾下還有極少在人前展現實力,可以與趙雲和典韋相當的葉孤城和西門吹雪二人,以及後來加入的太史慈。除此之外,還有陸小鳳、花滿樓、司空摘星,以及前往四方鍛煉的段天涯、歸海一刀以及成是非等人,怕是公孫瓚會更加震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