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九章 戰事起(二十二)(1 / 3)

“啊!”

“救命啊!”

“我們是無辜的,放過我們吧!”

一道道慘叫聲此起彼伏的響起,同時還有著無數的求饒聲。然而,無論說話之人如何哀求,他們的結局卻是沒有絲毫的改變,最終迎接他們的還是死亡。

發生這種情況的是徐州與兗州交界的一座城池,當曹操帶著報仇雪恨的怒火殺入徐州之時,無窮無盡的殺戮已經是注定的事了。

今天這樣的殺戮也不是第一次了,從曹操的大軍殺入徐州之後,今天已經是第五天,也是曹操大軍攻下的第五個城池。這五個城池的結果都是一樣,那就是屠城,沒有一個人能夠幸免,即便是剛出生的幼兒也是如此。在曹操屠殺第一個城池之後,消息就已經在徐州境內傳播。

不過,說來也是好笑,大部分的百姓卻是不相信曹操會屠城。因此,這也是曹操為什麼五天之內能夠攻克五座城池的原因。

百姓之所以不相信曹操會這麼做,是因為前番曹操攻打徐州的時候表現的相當體察民心,曹操攻下的城池的政策也是極其的優渥。正因為這樣,百姓們才不認為曹操會屠城,是有人故意在抹黑曹操。所以,在曹操攻打城池的時候,守城的將領之時象征性的防守一番,然後就開城投降。結果,就迎來了他們的噩夢。直到這個時候,他們才相信,原來傳聞曹操屠城的消息是真的。

在曹操軍營的一座營帳之內,此時曹操麾下的文武正聚集在一起商議著什麼。

“荀司馬,某叔父一家慘死在陶謙賊子之手,某心中亦是憤怒不已。然而,此乃陶謙賊子一人之過。如今卻是累的徐州百姓受到牽連。主公報仇之心某亦是理解,然而若是繼續如此殺戮,怕是會對主公的大業造成影響。荀司馬。主公平日裏卻是聽從你的話語,不若你去勸說主公。”

說話之人乃是曹仁。隻見此刻的曹仁眉頭緊皺,一臉的憂色。

曹嵩是曹仁的叔父,曹嵩被陶謙殺害,曹仁自認也是憤怒無比,恨不得立即就把陶謙的腦袋給摘下來。所以,曹操攻打徐州替曹嵩報仇,曹仁也是極其讚同的。可是,曹操攻入徐州之後就下令屠城。使得曹操在徐州的名聲大跌,前番進攻徐州所贏得的名聲,如今都付之一空。曹仁也讚同報仇,可是,相對而言,曹仁更看重曹操的大業。

荀彧無奈的搖了搖頭,同樣是一臉的憂色。

“吾早在之前就已經勸說過主公,然而主公卻沒有絲毫的改變,吾如今亦是無法。如今能做的事,就是希望主公能夠早日發泄完怒火。否則。即便拿下徐州,怕是要重新建設也要花上數年乃至數十年的功夫。”

帳內眾人分別為武將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等人;謀士則是荀彧、荀攸、滿寵、呂虔、毛玠等人。

卻說曹洪環視帳內諸人,不解的問道:“軍師為何沒有前來?”

此番曹操麾下文武聚集一堂。集思廣益,希望能夠勸說曹操停下屠城的舉動。因此,每個曹操的心腹都有通知,作為曹操的軍師,戲誌才自然也是被通知到了。不過,此刻戲誌才卻是沒有到場,曹洪就有些不解了。

“如今正是關鍵時刻,軍師怎能不來,難道他不為主公的大業著想。”

曹洪臉上露出一絲不滿之色。低聲的抱怨了一句。

“子廉,不得妄議軍師。”

曹仁聽了曹洪的話。頓時臉色一變,低聲嗬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戲誌才不來商議那也是人家的自由,沒必要因此而指責人家。

“軍師並非沒有替主公著想,而是因為軍師知道再怎麼勸說也沒有用。”

荀攸站出來替戲誌才解釋道:“軍師在主公下達屠城命令的時候就已經勸諫主公了,然而主公沒有聽從。故此,軍師知道再怎麼勸說也是白費功夫,故此也就沒有前來。軍師說了,等到主公怒火發泄完畢,便足矣!”

聽了荀攸的話,帳內眾人的眉頭皺的更緊了。

平日裏曹操最是聽從軍師戲誌才的話,可是,這一次連戲誌才的勸說都沒有效果。顯然,曹操的決心是如此的堅定。看來,還真的隻能按照戲誌才說的那樣,等到曹操怒火發泄完了再說吧。

“咚、咚、咚!”

正當眾人愁眉不展,替曹操憂慮之時,沉重的鼓聲突然響起。眾人俱是抬起頭看向曹操營帳的方向,這鼓聲卻是曹操在召集眾人。

等到眾人到達曹操的營帳之時,曹操早已經在帳內坐定。見到麾下文武同時前來,曹操隻是淡淡的掃了一眼,似乎已經知道麾下的文武為什麼會聚集在一起。曹操也沒有多說什麼,等到眾人都坐定之後,才開始說話。

“眾位,這些天大軍才前進了上百裏的距離,攻下五座城池,如此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吾恨不得立即拿下陶謙老賊,祭奠吾父。故此,吾已決定,從明日開始,兵分兩路。由曹仁將軍、夏侯淵將軍統領一路,從合鄉、昌慮進攻,早日拿下徐州,替吾父報仇雪恨!”

聽得曹操的話語,帳內眾人俱是神色一驚。

看似曹操分兵的建議沒什麼問題,可是,別忘記了,此次進攻徐州,曹操的命令是見城就屠。原本,如果隻走一路的話,最多也就是屠殺這一路上城池的百姓。可是,如果分兵兩路,那就要屠殺兩路的百姓,日後曹操要占領徐州,這難度就大了一大截。當然,如果他們違背曹操的命令,沒有按照曹操屠城的命令進行也是可以的,隻是,這樣做是否會惹得曹操憤怒,那就糟糕了。

當下,曹仁站出來。低聲勸諫道:“主公,此番我軍隻有十萬大軍,若是將這十萬大軍集合一路進攻。攻城掠地自不在話下。然而,一旦分兵。兵力減弱,卻也並非能夠加快大軍前進的速度,還望主公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