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九章 戰事起(四十二)(2 / 3)

而在何文下首的則是渤海郡的主薄,原本的魏郡太守董昭。

相比較而言,董昭在曆史上的名氣比之何文大的不是一星半點。郡丞這個位置,董昭是綽綽有餘。不過。無論是袁常還是董昭,都沒有想過這一點。

首先,何文是渤海郡本地人,何家如今在渤海郡也是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有何文做郡丞,可以鎮得住絕大多數的世家大族;其次,董昭沒有過人的功績,若是沒有絲毫的理由就把何文給撤了,也會讓人寒心,畢竟何文在渤海郡做出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當然。還有最後一點,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袁常日後的地盤肯定不可能就渤海郡這一畝三分田,董昭還有著更廣闊的舞台。渤海郡無法讓他的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以曆史上董昭能夠位列三公的能力而言,董昭的官途肯定是無可限量的。至於何文,若是以他如今展現的才能來看,郡丞已經是極限了,除非他還能進步,那樣說不定能夠成為一個州的官員。至於更進一步,怕是有些困難了。

原本董昭的主薄的職位是郭嘉的,不過自從董昭投到袁常的麾下之後,郭嘉二話不說就把主薄的位置讓給董昭了。郭嘉作為一名頂級謀士。處理內政的能力還是有的,不過。跟董昭這個專業人士相比,那就有些差距了。用郭嘉的話來說。那就是術業有專攻,把位置讓給合適的人,才能物盡其用。不過,袁常他們都知道,這是郭嘉偷懶的借口。當然,董昭的能力確實不一般,雖然跟郭嘉做的是同樣的事,在董昭這個專業人士的手中,卻是做的更加輕鬆,這一點就連郭嘉都非常佩服不已。

董昭皺著白淨的麵龐,沉聲說道:“很顯然,城內的謠言必然是田楷在城內暗插的細作所散播的。太史慈將軍的忠義自然毋庸置疑,然而城內的百姓和將士們卻並不一定理解。因此,看似很普通的謠言,若是處理不當,將會給南皮城帶來致命的傷害。”

低下的文武官員們在相互討論,而如今作為南皮城守將的太史慈,卻是一臉的平靜之色,似乎根本沒有把此次的謠言放在眼裏。

“嗬嗬,諸位,我等在此推測也沒什麼用。看太史慈將軍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似乎早有了解決的辦法。”

倒是董昭眼尖,注意到了太史慈的反應,輕笑一聲,將目光看向了太史慈。而聽了董昭的話,大家也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太史慈的身上。

“嗬嗬,董主簿過譽了,某當不得如此稱譽!”

太史慈輕笑一聲,目光在廳內的一眾文武身上掃過,而後猛的站起身,朗聲說道:“對於散播謠言之人,自然不能輕易放過。主公在臨去之前,有告知於某若是在出現危情之時,可請出一人,自然能夠平定一切聲音。某愧對主公信任,竟是讓渤海郡走到這一步,待主公歸來,某自是會向主公請罪。”

董昭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太史將軍,此事與你無關。敵人太奸險,若非太史將軍勇猛守城,南皮城早已失守,太史將軍之功,我等看在眼裏,太史將軍無須自責。”

“是也,太史將軍乃是南皮城的頂梁柱,隻要太史將軍在此,敵軍定然無法越雷池一步。”

“多謝諸位的信任,隻要我們上下一心,必能守住南皮城。主公歸來之時,某自會將諸位功勞上稟主公!”

太史慈對著眾人拱手,語氣鏗鏘的說道。

對於太史慈的這一句話,大家自然都十分滿意,有功勞誰都不想錯過,既然太史慈這麼會做人,他們又豈會有不滿意的地方。

“敵軍用計,我等切不可輕易中計。如今大家且各就各位,謹守本職。隻要我們不自亂陣腳,任他田楷有天大的本事,也別想跨上南皮城一步。若是有誰疏於職守而出現問題。本將也不會心慈手軟,還望大家能夠同心協力。替主公守住城池。”

“是,謹遵太史將軍之令!”

太史慈恩威並施,也沒有引起眾人的不滿。等到太史慈宣布散會之後,卻是將何文和董昭二人給留了下來。

“哈哈,太史將軍不愧是主公托付重任之人,主公的眼力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犀利。”

等到議事廳內就剩下太史慈、董昭和何文三人的時候,董昭大笑著向太史慈伸出大拇指稱讚到。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袁常身上的光環原因,袁常麾下的文武之間相處的都相當融洽。就如太史慈和董昭二人。相處的時間不過月餘,卻已經成了交情不淺的好友了。至於何文,則略遜一籌。或許就如一句話說的,何文跟董昭、太史慈他們不是一個圈子裏的人。

何文屬於文官係的,按理來說應該跟董昭相處的比較深厚。但是,何文的能力確實無法跟董昭、太史慈他們相比。太史慈、董昭他們的能力雖然是一文一武,但是,在各自的領域頂尖的不敢說,卻也是數一數二的。而何文的能力卻是差了許多,因此。想要融入這個圈子就更加的困難了。

當然,大家也沒有排斥何文。否則,何文也早就無法在郡丞這個位置上坐下去了。

“董主簿說笑矣!”

太史慈笑著回應了一句。而後臉色一正,肅然說道:“閑話莫說,當務之急是解決眼前的問題。二位可知,主公所言之人是誰?”

對於太史慈的問題,何文倒是有些一頭霧水。不過,董昭卻是笑了笑,一副明了的表情。何文見狀,心中卻是有些沮喪,有些泛酸。以前。何文擔任郡丞的時候,還覺得自己勝任這個職位是綽綽有餘。不過。自從見識了郭嘉的能力之後,何文頓時就知道自己以前是夜郎自大了。而在董昭這個內政專家出現之後。何文更是悲哀的發現自己被甩了八條大馬路。袁常和袁紹去攻打幽州,並且幽州的歸屬權是屬於袁常的,這一點何文也知道。何文也清楚的認識到,以他的能力,怕是以後在袁常的麾下不會有更多的話語權了。何文也想過去努力追尋袁常的腳步,卻是始終無法趕上。有的東西,即便是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做到,天資有限,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