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五章 幹他丫的(1 / 3)

“喝!”

“哈!”

“殺!”

劉和才進入如今被袁常占領的通縣城,耳邊便響起震天般的齊喝聲。定睛望去,隻見一列列的士卒正排著整齊的隊形,在各自什長或者百夫長的指揮下進行操練著。單單從這操練的氣勢來看,劉和便可認定這是一支強悍的精銳之師。也難怪乎袁常能夠如此輕鬆的奪下幽州數座城池,原因顯而易見了。

“哈哈,劉侍中遠道而來,吾未能遠迎,真是失禮了!”

隨著一道大笑聲,袁常龍行虎步的朝著劉和走了過來。身後跟著趙雲、郭嘉、典韋等人,一個個俱是精氣神十足。當然,像許攸的心情就不是很好了。原本,袁常再怎麼牛掰,那也是袁紹麾下的官員,而他許攸是袁紹的心腹謀士,按照這一點來看,他們還是能平起平坐的。但是,等拿下幽州之後,袁常就一躍升為幽州刺史,級別就跟袁紹是同等級的了。許攸也是人,自然也會妒忌。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愁。

愁的是許攸,歡喜的自然是安平郡崔家的崔平了。

當初崔道在渤海郡見識了閱兵儀式之後就認定袁常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勢力,故此,在回到安平郡之後,就跟崔家的族老商議在袁常身上投資。

作為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夠比一個王朝還長久的存活下去,就是因為他們對那些有實力的勢力進行投資,從不會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所以,在王朝覆滅之後,他們這些世家大族還能存在。就如現在很多的世家大族,他們都是從極其早的年代便流傳下來,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夏朝乃至更早的時期。曆經多次朝代更替。這些世家大族卻依然完整無損的流傳下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就如如今的安平郡崔氏和清河郡崔氏,他們在漢末這個如此動亂的年代也沒有絲毫的損傷。到了晉朝更是繁盛,即便是五胡亂華也沒能讓他們損失多少。在隋唐依然強盛。一直到了武則天,或許武則天是一個女子,並沒有那麼多的顧忌,將天下間的世家大族滅了幹淨,從而解決了世家大族把持朝堂的局麵。從這一點來說,武則天是功不可沒。

崔道看好袁常這股勢力,自然是不遺餘力的勸說家族的族老對袁常進行投資。最後,崔道也成功的勸說了安平郡崔家的族老。讓崔平率領家族五千精銳幫助袁常攻城掠地。原本,崔平作為一個世家大族的直係子弟,是有著相當高的傲氣,認為他們幫助袁常簡直就是對袁常天大的恩德。可是,當見識到渤海郡強盛的兵馬之後,崔平之前的盛氣淩人早就消失不見。對於崔道的決定,更是佩服萬分。在崔平看來,若是說這天下間有誰能夠問鼎尊位,袁常絕對是其中之一,而且還是希望非常大的一股。

至於荀家的荀諶。麵色無喜無憂,讓人看不出他心中到底在想些什麼。

“袁太守軍務繁忙,卻是某叨擾了。”

劉和看年紀也就三十左右。臉龐白淨,倒是一副文人模樣。劉虞作為皇親貴族,劉和好歹也是一位王子,卻根本讓人看不到他身上皇族該有的貴氣。或許,因為戰亂連連,劉氏皇族已經沒有了帝王之氣。否則,即便劉虞對於異族用的是懷柔政策,也不會看得起異族,而如今。劉和卻是跟異族聯合,對於皇族而言。不啻於一個巨大的恥辱。

“哪裏的話!”

袁常走到劉和跟前,好似多年好友一般拍著劉和的肩膀。臉上掛著一幅哀痛的表情,沉聲說道:“公孫瓚身為下官,不守臣子本分,膽敢殺害劉幽州,引得天怒人怨。本太守亦然看不下去,故此興兵替劉幽州報仇雪恨。劉侍中為父報仇,真乃孝義之人,本太守佩服不已。今日能與劉侍中一見,此生無憾矣!”

聽著袁常如此鬼話連篇,趙雲、郭嘉等人猛翻白眼,見過無恥的,沒見過比袁常無恥的。不過,作為下屬,他們自然不會拆袁常的台。

劉和也是嘴角抽搐,這袁常行事果然還真是特異。他派遣使者來跟袁常商談聯合之事,袁常卻是一句資格不夠就把齊周給打發了。要是袁常真的有想替劉虞報仇雪恨,來人是誰有什麼關係。不過,如今人在屋簷下,劉和當然不會哪壺不開提哪壺。

“袁太守高義,和感激不已。”

劉和也是一個影帝級的人物,聽了袁常的話,很是感動的抹了抹眼角那並不存在的淚水。郭嘉、趙雲等人看到袁常和劉和的表演,心中都是感慨不已,不得不說: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看來他們還是差了一截啊!

袁常拉著劉和的手,親切的說道:“劉兄,你我一見如故,無須如此生分。弟已備下宴席,今日定要不醉無歸。”

“袁兄所言甚是,不醉無歸!”

二人說完,都是親切的拉著對方的手走進營帳之中。袁常和劉和二人坐在營中主位的案桌之上,其餘郭嘉、趙雲、典韋、崔平、許攸等人則依次坐下。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都是酒酣耳熱,一口一個兄弟,至於心中是怎麼想的就無人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