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於輔和鮮於銀二人襲擊的營地是最靠近城西的位置,而鮮於輔和鮮於銀二人的兵馬是感恩於劉虞恩德的青壯,從召集到上戰場,這些青壯連正規的訓練都沒有經過幾次。可想而知,他們的戰鬥力是何等的低下。
斥候探查了鮮於輔和哈薩族之間的戰鬥,為了以防萬一,又探查了鮮於銀和諾雲族之間的戰鬥。當看到這兩個營地間的戰鬥,斥候認為自己已經了解了袁常和劉和兵馬的戰鬥力,當下連忙趕回來向慕容宇彙報。若是慕容宇的斥候再小心一些,再探查一個營地的戰況,僅僅是多一個營地的戰況,他都不敢說出這樣的情報。可惜,看了兩個營地的戰況,斥候認為已經了解的差不多,沒有繼續了解。因此,錯誤的情報,也導致了慕容宇下達錯誤的決定。
“很好!”
慕容宇滿意的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抹笑容,如今雙方的戰鬥處於焦灼的狀態,是他最為滿意的情況。
按照慕容宇的猜測,雙方的戰鬥不外乎三種情況。
第一個情況便是異族依然強悍,袁常和劉和的襲擊不過是以卵擊石,屬於烏延一方。如此情況,慕容宇出兵援助烏延,獲得的好處會少許多,但是,有好處總比沒有好處的好;第二個情況便是袁常和劉和的兵馬強悍,打的烏延他們喘不過氣來,那麼,處於小心謹慎的態度,慕容宇將會選擇按兵不動,等戰鬥結束看袁常和劉和士兵的傷亡情況再決定是否要出擊。若是袁常和劉和的兵馬傷亡慘重,那此刻他出擊好處自然是大大的有;若是傷亡比較小,那慕容宇二話不說立即選擇退兵,這樣的情況還選擇出擊,收獲和付出就不成比例了。不過,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小,對於烏延和幾個部族士兵的戰鬥力,慕容宇還是很看好的,即便袁常和劉和的兵馬更多,有個慘勝就很不錯了。
而最後一個情況便是雙方的戰鬥力差不了多少,處於焦灼狀態。那自然是他東部鮮卑獲利最多的情況,沒有之一。
烏延一方和袁常、劉和聯合的兵馬戰鬥力不相上下,在這種情況下,誰能多出一個友軍,那麼勝利的天平便會向那一方傾斜。而慕容宇則是這一支友軍,至於會成為誰的友軍,那就看誰能拿出更多的好處了。
而在慕容宇的心中,已經有了完美的決定,那就是大小通吃。
慕容宇先把大軍開往戰場上,擺出一副要幫忙的架勢,但是,他不會說要幫誰。如此情況下,烏延一方和袁常,劉和就會猶豫慕容宇的兵馬是不是來幫助對方的,這樣的話,他們自然要給慕容宇好處了。到時候,收了兩家的好處,慕容宇再擺出和事老的麵孔,讓雙方都退兵,東部鮮卑拿了好處,還不費一兵一卒,實在是一個太完美的主意了。至於說會不會因此讓烏延以及袁常給記恨,慕容宇根本沒有一點擔心。
反正烏延看慕容宇不順眼,這一點慕容宇心中也知道,這一次聯合之後,雙方怕是再也不會有一起合作的可能性,所以,從烏延身上割一塊肉下來,慕容宇心中沒有絲毫的負擔;至於袁常和劉和,慕容宇更不用多想了。草原上的民族本來就一直在打中原漢人的主意,現在從他們身上攫取好處,若是好處足夠大,回到東部鮮卑上,怕是鮮卑王會大肆獎勵他一番。如此完美無缺的計策,慕容宇又豈會放過?
等待了片刻,慕容宇感覺到時機已經差不多,一直緊閉的雙眼驀然睜開,右手舉起,猛然喝到:“來人,傳本將軍命令,到達戰場上聽從指揮,不得私自行動,若有違令者,以軍法處置。”
“全軍出擊!”(未完待續。)
ps:求支持,各種支持!!
https://8./book/52571/25594532.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