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章 勸降公孫(3 / 3)

袁常說完,看了一眼公孫續,再次勸道:“平異兄,雖然我知道你心中很矛盾。但是,我還是不得不再勸你一次,你最好能勸說你父親投降。否則,戰場之上刀鋒無眼,若是稍有差池,到時悔之晚矣。”

說起來,公孫瓚還是有些能力的,而且又符合袁常對待異族的態度,故此,袁常倒是希望能夠將公孫瓚爭取過來。

以袁常在沒穿越之前對三國的了解,公孫瓚的興趣就是攻克異族,若非是袁紹想要拿下幽州,引發雙方大戰,公孫瓚有著幽州一地,攻克異族自然是更加得心應手,說不定還能成就一些大業。若是在漢武帝那個年代,公孫瓚必然是成為一代名將。可惜,公孫瓚出生在了動亂的東漢末年,三國之始,就變得有些杯具了。

公孫瓚空有一州之地,麾下卻沒有什麼猛將,謀士,一切都要靠自己打拚。最後,被袁紹逼到絕路,殺了自己的妻兒子女,*身亡。對於公孫瓚,袁常還是有些同情的。或者說,袁常前世受到他父親的影響,對明朝極為同情。因此,對於跟結局和明朝的崇禎皇帝一樣下場的公孫瓚,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想想袁常前世的時候,他老子有多喜歡明朝,才會給他起個袁承誌這樣的名字。

“承誌兄,你所說的我自然有所考慮。奈何,我父親的脾氣你是不知道。唉,隻能盡人事聽天命,若是真的到了那一步,我亦不會怪你。”

公孫續無奈的說道,神情卻是極為沮喪。

袁常點了點頭,也沒有繼續勸說,而是看向自己的頭號軍師郭嘉,問道:“軍師,對於接下來的行動,你有何想法?”

郭嘉抱拳作揖行了一禮,而後指著案桌上的地圖,朗朗說道:“主公,諸位請看。如今我軍駐守無終城,過後則是潞縣,公孫瓚必然已經在潞縣駐紮兵馬駐守。不過,主公麾下精兵猛將,拿下潞縣自然不是問題。潞縣之後,便是一片坦途,直逼公孫瓚老窩薊縣;薊縣城高牆厚,且無勢可借,若想拿下薊縣,唯有強攻一途,或有內應裏應外合;不過,主公也無需憂慮。主公兄長冀州刺史率兵奪下涿縣,緊逼安次城和良鄉城,想來以冀州刺史之能,拿下此二城必然無疑。故此,主公可與冀州刺史分居南北夾擊薊縣,公孫瓚必然難以兼顧,但有疏漏,便可一舉拿下薊縣,幽州可定矣。”

“嗯,軍師所言與我心中所想不謀而合。”

袁常非常裝比的說了一句,眾人翻了翻白眼,對於自家主公的無恥程度,也早已經有所免疫了。

“既如此,子龍你便整頓三軍,待將士們養足精神之後,三日後出兵潞縣!”

“末將聽令!”

安排妥當,袁常最後看向公孫續說道:“平異兄,無論如何,你且試上一試。可寫書信一封交給公孫瓚將軍,若是公孫瓚將軍願降,可免除無辜將士傷亡,若何?”

“承誌兄這麼說了,吾便試上一試。”

公孫續也沒有拒絕,當場寫了一封書信,雖然袁常拒絕看信的內容,不過,公孫續還是堅持給袁常看過才裝入牛皮袋內,交由關靖親手送到薊縣給公孫瓚。原本公孫續是要親自帶給公孫瓚,不過卻被袁常拒絕了。公孫續以為袁常害怕他跑了,事實上自然並不是這樣,而是害怕公孫瓚跟曆史上一樣喪心病狂,兵敗之後殺了妻兒子女,自己再*。當然,袁常也沒有解釋,總不可能告訴公孫續說你老子有多瘋狂,那樣的話,估計人家都要把他當神經病來看待了。

待眾人散去之後,郭嘉卻留了下來。袁常微微一笑,問道:“奉孝,你先前計策尚未說完,現在可以說出來了吧!”

“哈哈,便知道瞞不過主公!”(未完待續。)

ps:求支持,支持!

https://8./book/52571/25594488.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