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袁常,雖然沒有彈過棉花,卻也知道要用彈棉弓來炮製棉花,才能讓棉花所製的衣物棉被成為禦寒之物。加上有馬鈞這個大發明家,袁常隻要稍微提點一番,想來製作出彈棉弓,乃至彈棉機並非是什麼困難的事。
“然也!”
李永昂首挺胸,一副自信十足的模樣,朗聲說道:“經過幽州牧的發現,棉花所製衣物棉被的禦寒效果極佳,隻要經過一些加工,便可製成上乘的禦寒之物,價格又比絲綢、麻布所製禦寒之物低廉許多,倘若此事能成,冀州牧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又有何難!”
吡!
聽了李永的話,袁紹頓時眼睛發亮,怕是一百瓦的燈泡都比不上此刻袁紹雙眼的亮度。袁紹對於名聲的熱衷,可謂是空前絕後,單單看袁紹麾下招攬的人才就知道袁紹有多看重名聲了。在前期占據如此巨大的優勢,麾下的人才雖然都屬於一流級別,然而真正頂尖的人才卻是一個都沒有,倘若有一個的話,袁紹也不至於敗的如此難看。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袁紹太看重聲名,而對能力有些忽視了。此刻聽李永說能夠名垂千古,流芳百世,袁紹豈能不上心,此刻怕是讓袁紹吃翔,估計袁紹都不會猶豫。
當然,李永還不會拿項上人頭開玩笑,讓袁紹吃翔這種要求是決計不敢提出來的。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了,袁常知道棉花的作用,也知道棉花所能帶來的巨大利益,為何會讓給袁紹?難道就因為擔心袁紹責備他鑽空子取下青州和並州之事,以袁常如今的勢力,根本無需懼怕袁紹,還是說袁常善心大發,才會做出這等不智的事情來。
當然。袁常不懼袁紹,也沒有失心瘋,之所以把棉花交給袁紹來處理。主要還是因為幽州之地並不適合種植棉花。
棉花比較矯情,不像占城稻那樣什麼地方都可以種植。棉花對於光照。水分,土壤等要求都比較苛刻,幽州的黑土自然適合土壤這一個條件。不過,光照和水分就略顯不足,而冀州土壤適宜,光照充足,又是黃河流經的區域,還有什麼地方比冀州更適合種植棉花呢?
在中原地區。也隻有五個地方適合棉花大範圍種植。分別是江淮平原,江漢平原,南疆棉區,冀中南、魯西北、豫北平原,長江下遊濱海沿江平原。其中,冀中南和魯西北的區域都有在冀州範圍之內,故此,冀州自然比幽州更適合棉花種植。南疆如今是在西域,江淮平原、江漢平原在荊州,揚州等地。袁常跟這些州勢力的大佬並沒有什麼交情,又豈會平白把如此大的一塊肥肉送給他們。至於說揚州牧袁術,當初還想幹掉袁常。袁常沒有派兵去幹掉袁術都算袁常大度了。除此之外,也就袁紹有這個條件,而且袁常如今和袁紹屬於互助互利的局麵,袁常當然不會虧待袁紹。
袁紹臉上露出一副笑容,興奮的說道:“既然如此,李永快快把幽州牧所說的方法說出來,本州牧這便吩咐人去製作,至於幽州牧的功勞,本州牧自然不會忘卻。”
魚兒上鉤了!
李永嘴角露出一抹陰謀得逞的笑容。不緊不慢的說道:“啟稟冀州牧,要將棉花製成衣物棉被。還需要一些工具加工方可成型。不過,此番小的前來冀州。工具尚未製作完畢,故此沒有帶來,還請冀州牧勿要心急。等過些時日工具製作完畢,幽州牧便會派人將工具送來,助冀州牧一臂之力。”
“竟然是這樣!”
袁紹聞言,頓時露出一副失望的表情,本想著立馬就能名垂千古,流芳百世,誰知道還需要等些時間。不得不說,袁紹作為一名霸主,卻沒有曹操,劉備,孫權等人喜怒不形於色的涵養,也難怪袁紹隻能當一時的霸主,卻當不上一世的梟雄。就如當日薊縣城外袁紹和公孫瓚決戰,在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突破袁紹的防線之時,袁紹把頭盔扔在地上,拔劍呼喊將士們殺敵,看起來袁紹也有熱血的時候。但是,卻從另一個方麵顯露了袁紹的不足。作為一個勢力的首腦,在如此危急時刻,不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單單是袁紹熱血上湧擺出一副拚命的架勢,就已經極為不智了。袁紹如此表現,豈不是在告訴手下們,現在形勢很危急,大家要拚命了。倘若手下都是一群貪生怕死之輩,到了這種時候豈不是會被嚇到,不要說跟隨袁紹迎敵,怕是直接把袁紹幹掉投敵的可能性都有。也虧得袁紹麾下沒有出現這種人,並且成功的擋住了公孫瓚的攻勢,並且最終取得決戰的勝利;還有曆史上,曹操和袁紹對峙的時候,劉備糾結汝南劉辟作亂,曹操揮兵回擊,田豐建議袁紹趁機攻打曹操後方,如此便可一戰將曹操擊潰。誰知道,袁紹竟然因為兒子生病而拒絕出兵,還擺出一副兒子生病,老子很擔心的表情,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有多關心自己的兒子一般。如此將自己的情感展現在明眼處,袁紹如何能夠震懾麾下,又如何能夠當得上梟雄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