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知3p是什麼意思,但是,三人也直覺到這並非是什麼好事。
袁常讓荀錶吩咐佐吏將漁陽郡的地圖取來,在眾人麵前展開,然後指著地圖說道:“漁陽郡自今日起便易名為天津,意為****津岸之口,還有這拱衛北京城的職責。”
漁陽郡自治所雍奴西北的範圍便是天津所在的區域,天津早在遠古的時候乃是一片海洋,在黃河泥沙的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平原。曆史上黃河曾三次改道,皆在天津入海。就袁常所記得,最後一次改道似乎還沒有發生,如今袁常既然準備建設天津,自然要提前預防黃河的問題,不會讓改道的事情發生在天津身上。
說來天津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是大有深意。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後,將他的兒子們分封為王,駐守在全國各地。其四子朱棣被封為燕王,駐守於北平,就是現在的北京。朱元璋去世後,傳位給他的長孫朱允炆。朱棣為與朱允炆爭奪皇位,發動了中國曆史上的“靖難之役”。1399年,燕王朱棣率軍南下,從天津三岔口渡河襲取滄州,於1402年攻入當時明朝首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寶座。朱棣登基後,對他爭奪天下時經過的三岔河口十分讚賞,認為是塊風水寶地,叫群臣獻名。最後,朱棣選中“天津”二字,意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不久,朱棣遷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門戶,軍事地位日益重要。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在天津設衛,“衛”是明朝的一種軍事建製,天津共設三衛,駐軍一萬六千多人。於是,人們又把天津叫做天津衛。設衛就要築城,天津作為一個完整意義的城市曆史由此而開始。
袁常要建設天津,不僅要將天津作為一個海軍基地,同時也是海上貿易的一個港口。當然,如果說要建設港口,最適合的無疑是上海,從地理位置而言,上海自然比天津更適合。不過,如今的上海在東吳孫策之手,袁常觸及不到,而且,作為長江的出海口,如今的上海似乎也還沒有穩定下來。況且,如今的江東一帶還屬於相當落後的處境,上海的發展,也是從南宋之後才開始,經曆過明清兩朝,直到鴉片戰爭,英國令當時的清政府開放上海,上海才算是真正的發展起來。
從南宋到清朝末年,曆經將近七百年,上海才建設起來,比之北京的建設時間還要長,袁常怕是活不到把上海建設起來的那個時候。故此,袁常眼下也隻能選擇天津為港口基地,至於其他諸如上海,泉州等重要港口,隻能留給子孫後代來解決了。
見眾人都在很認真的傾聽自己的講話,袁常喝了一口水,接著說道:“天津的建設將轉移到雍奴西北的範圍,除了要建設城池,駐紮守軍之外,還要在海上建設一座船塢。天津的治所在雍奴,距離沿海位置有些距離。故此,將天津的治所轉移到距離沿海位置較近的潭落城,天津軍區的軍營也轉移到此,以便能夠更好的守護船塢。天津的建設乃是與北京城的建設一般重要,天津的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所以,田楷,荀錶,劉順你們三人定當要通力互助,努力建設天津,莫要讓我失望!”
“屬下等自是不會辜負幽州牧的厚望!”
田楷,荀錶,劉順三人神色端正,嚴肅且堅定的向袁常表示自己的態度。對此,袁常自然是極為滿意。跟三人訴說完畢,袁常這才將目光轉向馬鈞,天津的建設自然需要馬鈞的能力,而且,馬鈞的作用在其中也是至關重要。(未完待續。)
https://8./book/52571/25594414.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