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眉沉思了片刻,郭嘉突然眼中閃過精光,沉聲說道:“主公,你的意思是否是說我們的才能適合用在正麵,與敵人對抗;而賈文和的能力,則是更適合嚴峻的局勢,以陰謀詭計取勝。”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見郭嘉明白自己的意思,並且用簡單的話把自己想表達的意思給說出來,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文和的才能與你們半斤八兩,沒有多大的區別。正如世界上有白天和黑夜,你們的才能就像是白天,而文和的才能則更像是黑夜。故而,文和才會被人稱之為毒士。所謂毒士,便是不僅對別人狠,對自己同樣也狠。所以說,若是有文和在,根本不用擔心他們的襲擊,相反,擔心的反而是順天盟之眾。”
“原來如此!”
聽了袁常和郭嘉的話,眾人總算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正如袁常所說,像董昭、荀諶和徐庶三人,他們的才能走的都是正途,適合正麵對決,暗地裏的交鋒,就不適合了;而郭嘉,則是屬於那種處於正邪之間的人,雖然也能應付,卻也並非最適合的人選。唯有賈詡,是一個徹頭徹尾走極端邪性的人,否則,他也不會得到毒士的稱號。
縱觀曆史上,賈詡的表現,都表現出他這一方麵的才能。
賈詡早年被察孝廉為郎,因病辭官,向西返回家鄉到達汧地,路上遇見叛亂的氐人,和同行的數十人一起被氐人抓獲。賈詡說:“我是段公(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來贖。”當時太尉段熲,因為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所以賈詡便假稱是段熲的外孫來嚇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還與他盟誓後送他回去,而其餘的人卻都遇害了。
賈詡被叛氐抓住,用段熲的名號狐假虎威,偏偏還嚇住了對方,從而安然脫逃。而賈詡也沒有想過要替其他人出麵,隻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已。
此後,董卓被殺,賈詡鼓動李傕和郭汜二人反攻長安,威脅天子。在封建時代,天子可是上天之子,而賈詡卻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卻不把天子放在眼裏,讓李傕和郭汜他們去威脅天子,可見賈詡之邪性。就連曹操這樣的梟雄,也隻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根本不敢有其他的想法,跟賈詡一比,曹操也是根本無法相提並論。至於之後的曹丕之所以敢篡位,或許很大的原因便是因為賈詡是他的老師,受到賈詡的影響,曹丕才敢那麼做。
此外,在曹操和張繡的戰鬥中,賈詡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建安三年三月,曹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據守的穰城。不久,曹操聞袁紹欲趁虛襲取許都,便立即從穰城撤退。張繡率兵尾隨追擊,劉表也派荊州軍占據安眾,切斷曹軍退路,企圖與張繡夾擊曹軍,曹操出奇兵大敗張、劉聯軍。曹軍獲勝後,速行北撤。張繡親自率兵追擊,賈詡勸阻說:“不可追,追必敗。”張繡不聽,強行追擊,被曹操親自斷後擊敗。賈詡這時又對張繡說:“趕快再追,一定會獲勝。”張繡說:“不聽你的建議才落到這種地步,現在已經敗了,為何要再追?”賈詡說:“形勢已經起了變化,趕快去追準能獲利。”張繡聽從賈詡建議,收集散兵,再行追擊,竟將曹操後衛部隊擊潰。得勝後,張繡問賈詡請教是怎麼回事,賈詡解釋說:“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罷了。將軍雖然擅長用兵,但絕非曹公敵手。曹軍雖然剛撤,但曹公必然親自殿後,我們的追兵雖精,但將領比不過他們,他們的士兵還很有士氣,所以我知道將軍你必敗。曹操之所以還未盡力就已撤兵,一定是後方出了事,所以擊破將軍的追兵後,一定會全力撤退,留別人斷後,他留的將領雖厲害,卻比不上將軍,所以我知道將軍用敗兵也能取勝。”張繡大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