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奕劍閣並不參與馬韓、辰韓和弁韓三個國家的政權更迭,因此,三個國家雖然知道奕劍閣的存在,卻也沒有多少瓜葛。然而,事情的轉變是在弁韓的上一代,也就是弁韓如今的國王車仁道的時代。當時,車仁道有兄弟二人,車仁道為長,車仁義為次。車仁道是挺幸運的,車仁義對權力並沒有多少的想法,而是一心沉迷於武道,而且天賦極佳。一次外出遊曆之時,竟是被奕劍閣當代的閣主給看中,收為關門弟子。而因為車仁義無心權力的原因,車仁道和車仁義二人的關係極為友善。因此,基於這個原因,奕劍閣的閣主便讓自己的弟子幫助車仁道掌控朝鮮半島的話語權,讓馬韓和辰韓的王室臣服弁韓。權力在手,誰會輕易放棄?因此,原本是老大的馬韓和辰韓自然不鳥奕劍閣傳出的話。然後,奕劍閣派出幾名弟子,一路仗劍殺入辰韓和馬韓的王宮之中,直讓馬韓王室和辰韓王室驚恐不已,到了此刻他們才知道,奕劍閣原來是如此的強悍。當下,他們再也不敢有任何的反抗之心,徹底的臣服在了弁韓的手下。
這一次聯合攻打幽州,弁韓表麵上沒有派人來,其實,車正南就是如今國王車仁道的兒子,偽裝成辰韓的主將,卻是為了探聽中原的虛實。或許,因為有了奕劍閣的支持,讓車仁道的野心增長起來,竟然想著吞噬中原。不得不說,他的願望很美好,現實卻是很殘酷。
辰韓和弁韓兩個王室都是車姓,據傳辰韓和弁韓乃是出自一家,不知在何時,車家出現了內亂,自此分裂,各據一地為王,便是如今的辰韓和弁韓。
且說車正南偽裝成辰韓主將來幽州探聽中原虛實,馬韓和辰韓的王室自然不敢有任何的反對。他們若是不聽話,怕是奕劍閣的弟子能把他們王室給屠戮一空,好似不如賴活著,雖然是給弁韓當小弟,馬韓和辰韓的王室也認了。因此,車正南便這樣來到了幽州戰場。平時車正南少言寡語,是因為他不屑於說話。他自認為弁韓有了奕劍閣的支撐,弁韓早晚會成為天下的主人,他堂堂一個王子,未來天下的主人,跟這些身份低微的人有什麼好談的?原本,聯軍的行動一切都挺順利的,然而,最後卻是中了袁常和郭嘉的計謀,一切都功敗垂成。車正南也終於發現這裏有些危險,便想要離開了,結果,卻又被典韋給埋伏了。車正南認為自己身份高貴,怎麼可能有成為俘虜這麼不光彩的事件發生。因此,他也不再隱瞞身份,直接讓金太濃去拚命給自己創造出一條活路,至於金太濃的生死,跟他有何關係。
金太濃也不得不照做,因為他不這麼做,回去之後,自然是不會有活路,而且還會連累他的家人。如今,他聽從車正南的命令,最多也就是犧牲他一人,他的家人卻不會有任何的問題,兩相一比較,金太濃自然知道該如何選擇。
“拿出你們吃奶的力氣,殺出一條血路,你們都是馬韓英勇無畏的勇士,難道會被敵人給擋住嘛!給本將軍殺上去!”
金太濃一邊怨恨著車正南,一邊賣力的鼓舞著馬韓的士兵攔住典韋的攻擊。馬韓的士兵自然不知道,他們所做的努力,隻是為了換取車正南逃跑的機會。或許他們不會明白,馬韓這麼大的一個國家,竟然會臣服在弁韓手下。當然,臣服的並不是馬韓這一個國家,隻是馬韓的掌權者王室罷了。馬韓的百姓肯定不會服從王室的安排,讓他們去聽從一個弱小國家的命令。但是,馬韓的王室已經被弁韓掌控在手中,也就相當於馬韓在弁韓的掌控之下,對於弁韓而言,這又有什麼區別。要怪就怪馬韓的王室怕死,沒有勇氣去反抗奕劍閣,否則,結果如何,誰都不敢確定。當然,馬韓的王室怕死也沒有什麼好評論的,畢竟這天下,不怕死的又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