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派八十幾歲的老臣趙岐去跟劉表溝通,希望劉表能讚助糧食和物資。(《後漢書》(董)承即表遣(趙)岐使荊州,督租糧。)劉表畢竟是漢室宗親,立刻送來了大批的糧食,總算徹底解決了天子的溫飽問題,接著又源源不斷地送來軍資,供劉協重裝皇宮。估計劉表也是怕自己如果不答應,萬一趙岐碰瓷兒倒地(後來趙岐真就安息在了荊州)。
食品和住房的剛需解決了,劉協就要考慮保安問題了。
劉協首先就想到了幫自己親政的呂布,那位讓自己逃離董卓滅霸之手的功臣。畢竟在劉協看來,呂布隻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讓他來保護自己無疑是最佳的人選。畢竟,呂布這廝不會有其他念想,劉協還是有點追求的。
劉協親自寫了詔書,派人找到呂布,讓他來勤王。要知道,袁紹和曹操都一直在討論接駕的事情,並非出自劉協主動的邀答。所以,劉協這殷殷之心尤為可歎。
隻是,讓劉協失望的是呂布拒絕了。
如果是原版的呂布說不定會去勤王,然而,這個假冒的呂布是個冒牌貨,他的行動都是按照順天盟的要求來做,哪裏會管你天子的要求。
而此時的假貨呂布,正在撤離兗州的逃亡之路上。他是肉體拖著心在跑,沒有餘力管別人了,甚至連思考需要的生物電都不夠了。這也許是呂布沒接天子的重要原因,畢竟自己剛把兗州丟了,成了喪家的不能直奔家的乏走狗,哪還有雄心再鬥,總要找個角落啃兩塊骨頭睡一覺,再起來撒尿占地盤兒吧。
這時,有人就會想了,順天盟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曆史來進行。那麼,呂布本來就不會去迎接天子,有什麼區別?
區別還是有一點的,拋開其他一切來說,就以我們所知的曆史當做曆史10版本。
那麼,從20版本開始,一切都是按照順天盟的意圖來進行,30版本,到n0版本。或許,每次版本的曆史上都有同樣的人或者事發生,但是,大方向上的曆史不會改變。就如袁常這個版本的時代,他占據了幽州,從另一方麵來說也算是袁紹占據了幽州,也許,這就是順天盟沒有大動幹戈的原因,畢竟曆史還沒有過大的變化。但是,如果袁常迎接天子到幽州,那麼,曆史就產生了巨大的改變,順天盟想要操控一切,不出手都不行了。再說呂布,在最初10版本的呂布沒有去迎接天子,但是,誰能確定20版本乃至更多版本的曆史不會發生改變,呂布腦子一抽就去迎接天子,從而將曆史帶離方向。而這,也是順天盟要除去呂布,換個假貨呂布來推進曆史的進程。有些人、有些事不會給曆史帶來巨大的改變,順天盟不會插手,而有些時候順天盟自然不會客氣的插手其中,便是這樣的道理。
且說,10版本的呂布為何不去勤王呢?其中,還是有些原因的。
首先,呂布在朝廷幹過。何進被殺董卓當政以後,漢朝主要被士族官吏管理運營。寒門出身的呂布對這種官僚體製不是很適應。當初王允常常輕看他,對呂布常常把自己的臉當印度拋餅那樣甩來甩去。(《後漢書》(王允)而素輕布,以劍客遇之)王允看不起呂布,把他當成門客來對待,就這樣的話,誰願意給你幹活。
其次,從利益上說,呂布雖然舍命保劉協,但因此的輝煌遠比後來成為眾矢之的時間要短暫的得多。後來呂布逃亡在外,並沒有因為自己是鏟除董卓的大英雄而受到太多的禮遇,大家還因為他的強勢而畏懼,袁紹甚至在利用呂布大勝黑山軍之後,還要暗殺呂布。李傕郭汜也到處懸賞抓捕呂布。呂布也是倒黴,董卓當政的時候,通緝犯有袁術、袁紹、劉表等等一大長串名單,這些人可以抱團取暖。輪到呂布,領銜的就剩他孤孤單單的一個人了,還要隨時防備諸侯的襲擊。也就是呂布的戰鬥力極強,才能一直活著。所以,呂布並沒有因為保護了劉協,得到他等價的好處,相反,還成為了流竄犯,到處流浪,連立交橋底下都睡過了。現在落魄的劉協再來請呂布,以呂布單純的性格和眼光,除非有很明確的好處,他不會輕易再回到朝廷了。
另外,去洛陽也有實際困難,呂布要通過袁紹和曹操控製的敵占區。再次,呂布已經看到漢朝天子已經徒有虛名了,無法再控製天下了。
呂布的這個結論不僅來自於占領兗州的體驗,還被其他諸侯都在跑馬圈地各自為戰所證實。朝廷的中央集權早已形同虛設。呂布雖然還有忠君的思想,但已經淡化很多了,他對朝廷已經從丁原時期的心向往之,變成了現在的心遙望之。人一生中的思想變化,起作用最大的就是社會動蕩,它會讓所有人重新定位自己的三觀。最後,這次不成功的兗州經曆已經把呂布的心弄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