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楊定董承等人也是蠢,在人家的地頭上幹這種事情,也難怪董承謀劃曹操失敗,看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愚蠢。
另一邊,郭汜在渭南逃脫之後,越想越不是滋味。於是,找到好基友李傕,一番商議之後,他們決定要重新把天子掌控在自己手中,便聯合兵馬再次追了上來。等得知楊定在攻打段煨,二人便以援助段煨的理由,幹上楊定,最終目的自然還是天子。楊定作為李傕的部下,後來背叛李傕,李傕自然是不會留情,逮住他就是一頓痛揍,最終,楊定兵敗本想率領敗兵會藍田稱王稱霸,卻被郭汜攔住了去路,隻能掉頭逃亡荊州,自此了無音訊。
劉協得知李傕和郭汜追來,當下便趁著他們交戰之時,再次踏上了逃亡之路。
“此二賊不得好死,朕早晚要他們好看。”
逃亡路上,想到李傕和郭汜二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劉協忍不住高聲怒罵。等罵累之後,他才轉頭看向護衛在旁的伏完,沉聲道:“國丈,曹操和袁常的兵馬何時能到?朕已經有些等不及了,等他們的兵馬到來之後,朕定要讓這些賊子付出代價。”
“陛下且寬心,算算時間,曹操的兵馬想來就快到了。”
麵對劉協的詢問,伏完隻能好言好語的安慰到。畢竟那是曹操和袁常的兵馬,又不是他的兵馬,他們又豈能掌控的了?
劉協知道自己顯得有些著急了,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倘若此前沒有聽說曹操和袁常援兵的事,劉協尚且還能夠忍受。但是,自從得知自己有援兵之後,卻還要遭受如此折辱,劉協哪裏還能輕易忍受的住。不過,曹操和袁常的兵馬何時能出現,他們也無法掌控,卻也隻能聽天由命了。
其實,曹純率領著三千的虎豹騎早就已經到達了。
隻不過,曹操當初下令讓他密切注意劉協的情況,尋機帶走劉協。如今,劉協被李傕和郭汜追趕,顯然不是合適的時機。若是此時參與進去,虎豹騎必然會損失慘重,在曹純眼裏,劉協隻要沒有出現性命之憂,其他的事情便與他無關,他也不想平白的損失虎豹騎的精銳。
自華陰縣一戰之後,劉協一路奔逃,董承和楊奉等將領則是領兵在後方抵禦李傕和郭汜的追殺。而張濟,似乎有些懈怠,並沒有盡力抵抗李傕郭汜,引得董承等人的不滿。
“張將軍,如今李傕和郭汜二賊追殺太甚,你為何還要保留兵馬,難道要等陛下被二賊拿下之後才肯盡心不成?”
再一次逃過李傕和郭汜的追殺之後,董承終於忍不住心中的怒火,咆哮著質問張濟。
“哼!”
張濟冷哼一聲,斜睨董承等人,嘲諷道:“董將軍,會造成如今的局麵,還不是你們一手造成的?在華陰縣之時,本有段煨將軍糧草供應,兵馬禦賊。奈何你們偏偏要聽信楊定那賊廝的話,誣陷段煨將軍反叛,否則豈會有今日的局麵?本將軍知道,你們皆是世家大族出身,看不起我們這些賊寇,一直都想著除去我等,本將軍把話放在這,若是有膽你們便對本將軍動手試試看,一群沒卵子的玩意,陛下就是被你們給害的。”
“你…”
董承羞怒,如今天下的局麵會變成這樣,說起來還確實是太監造成的。而張濟把董承他們比作那些太監,似乎也說的過去。若非他們非要誣陷段煨謀反,否則,有段煨的幫助,抵禦李傕和郭汜自然不是問題。雖然楊定這一路跟張濟算是隊友,但是,張濟哪裏會看得起楊定。
想他張濟好歹也是與李傕郭汜平等地位的,楊定不過是李傕的下屬,就因為護送天子東歸洛陽,給了一個將軍的稱號,便想要跟他平起平坐,張濟自然是不屑。
楊奉站出來勸解,道:“二位,如今我們都是一條船上的同僚,何必為了些許小事而爭吵?如今,首要的還是抵擋住李傕和郭汜二賊的攻擊,否則,陛下一旦被二賊給擄走,我們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裏去,還請二位能同心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