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
楊彪三個三公級大佬不發話,董承卻是站了起來,大聲反駁道:“若是更改了國號,這天下還是陛下的天下嘛?幽州牧,你這是置陛下於何地?”
“衛將軍莫不是有異心,換個國號這天下怎麼就不是陛下的了?難道說衛將軍打算謀朝篡位?”
“你…”
董承指著袁常,一臉的怒火,沒想到袁常這廝竟然睜著眼睛說瞎話,在場的誰看不出來有異心的自是袁常,他竟然有臉說別人,實在是太可恨了。不過,袁常說的也沒錯,隻是換個國號而已,天下還是劉氏的天下,似乎沒什麼區別。
“陛下,不知以為如何?”
袁常不再搭理董承,而是將目光看向劉協。當然,劉協是否同意其實都不重要,說直白點袁常其實就是通知劉協一聲,無論他是否同意,最終都還是會按照這個方案執行下去。隻不過詢問劉協一聲,是給他一點臉麵,至少讓他覺得國號的變更是經過他的同意的。
劉協沒有當即就同意,而是看向楊彪,問道:“不知太尉、司徒和司空三位愛情以為如何?”
詢問楊彪三人的看法,其實就是楊彪的看法。楊彪可以說是如今朝堂上碩果僅存的老臣子了,老成持重,且德高望重。若是楊彪支持,劉協也就沒什麼好反對的了;若是楊彪反對,以楊彪的威望,相信在場的百官多數都會支持楊彪的意見。而且,楊彪若是反對了,怎麼說是個德高望重的老前輩,袁常應該不會太過分。
隻不過,劉協卻是想岔了,任何阻擋新法改革的人,袁常都不會給麵子,即便是楊彪又能如何。
劉協看不出來,不代表楊彪看不出來。他在官場多年,不說能力有多強,這眼光卻是不會差,他已經看出來袁常的想法是極為堅定,沒有人能夠改變。除非,你有絕對的實力將袁常鎮壓,否則,隻能逆來順受。當然,楊彪不會表示自己無法改變袁常的想法,思索了片刻後才開口。
“陛下,老臣以為幽州牧所說也不無道理。”
楊彪開口的第一句話就讓劉協、董承等幾個不想變更國號的人心涼了一截,不管他們想法如何,楊彪繼續說道:“以往,交州、南越、羌人、西域等國多次歸順我中原,而後又再次叛變,如此反複無常,卻始終未能得以解決。今日聽了幽州牧的一番話,老臣這才算是明白原來並非他們喜歡反叛,而是因為他們無法得到歸屬感。就如同天下百姓講究落葉歸根一般,沒有寄托的漢朝,如何能夠讓他們持久的臣服?所以,老臣以為,幽州牧所言的變更國號卻是可行之事。”
“微臣以為太尉所言甚是!”
“臣附議!”
司徒趙溫和司空張喜兩個人跟個應聲蟲一樣,楊彪的意見才表達出來,他們就立馬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顯然,如今朝堂的局勢很混亂,也很詭異。趙溫和張喜二人不希望卷入這個漩渦之中,隻能跟隨楊彪的腳步。皇帝作為天下名義的老大,卻沒有實際的權利;而袁常身為幽州牧,把持著天子和朝堂,但是,卻又不像董卓、李傕和郭汜他們那樣完全無視天子的存在,還會給予一定的尊重。袁常的做法也很明顯了,天子若是老實,跟隨幽州牧的腳步,那麼,天子就不會受到傷害;若是天子不老實,要跟幽州牧硬杠,相信幽州牧也不是什麼良善之輩。而天子好歹有一點臉麵,他們這些臣子,顯然就不具有了。若是敢反抗袁常,相信袁常不會手軟。
當然,也不是說百官都是軟骨頭,貪生怕死之徒。而是死也要死的有價值,有意義。若是袁常有任何不臣的做法,相信會有不少抱著必死決心的大臣站出來。但是,如今袁常的新法改革是打著為天下更好的名義去執行,若是他們跳出來反對,天子可能沒什麼事,而他們說不得就會被當成雞一樣給殺了。而且,他們說不定還會被汙蔑為亂賊,遺臭萬年,這一點,他們絕對相信袁常能夠做到。
劉協用力的呼吸了一口氣,淡淡道:“既然太尉等諸位愛卿認為幽州牧的提議可行,那便按照幽州牧的提議去執行。自今日起我大漢改國號為華國,即刻擬旨,詔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