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五章 選擇(1 / 3)

走出大會堂的路上,徐庶略顯憂慮的問道:“主公,如此行事,是否會讓陛下和百官們心生不滿,若是他們私相圖謀,於主公而言也是件麻煩事。手機端 m.”

“元直,既然我們選擇了這條路,麻煩是顯而易見的。”

袁常倒是沒有多少擔心,望著蔚藍的天空,低聲說道:“我們走的是革新變法的道路,而裏麵的大臣們多是頑固守舊之輩,我們要想改變,必然會跟他們發生衝突。縱觀前塵,自漢武帝以來,這個天下就猶如一潭死水一般,無論是身居高位的官員,抑或是田間勞作的百姓,他們都已經麻木了,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生活著,不知道世界一直在變化,在前進,沒有改變的天下,最終隻有被淘汰。”

正如袁常所說的,從漢武帝之後,大漢朝就沒有什麼變化,一直都是沿用舊製,即便是光武帝中興也是如此。隻不過是從王莽手中把漢室奪回來,東漢立朝之後,同樣沒有絲毫的改變;魏晉之後也是如此,然後,中原就遭到了第一次的慘劇,五胡亂華事件的發生;還有,滿清也是如此,更甚至滿清不僅沒有改變,反而在倒退,把明朝的堅船利炮給束之高閣,直到外國的堅船利炮打進華夏大地之後,也依然不想著改變,一味的逃避、妥協,後來還是一些革新派的努力下,才有了些許變化。i>/i>

袁常既然行動了,那麼,就要為這個天下留下一些東西。即便在與順天盟的爭鬥中失敗了,但是,他的一些理念和想法或許也能夠留下來,給這個世界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不是袁常悲觀,而是有些事不得不考慮,就如項少龍一樣,或許就是沒有安排後路,以至於他去了時空穿梭局之後,連自己的兒子都無法保護。

“主公所言甚是,是屬下多慮了!”

徐庶聽了袁常的話,也明白他們的行為必然會有敵人,若是瞻前顧後,怕是什麼也做不了,倒是如袁常這樣,放手去做就是了,至於失敗還是成功,那隻有做了之後才能知道,沒做之前,誰也不知道結果。

“如今方案已經通過陛下的同意了,稍後奉孝和元直你們與友若、公仁商議一番,寫個奏疏,讓陛下蓋過玉璽之後傳告天下。無論其他各州如何,我幽州要率先開始改革的步伐。”i>/i>

“是,主公!”

郭嘉和徐庶二人應了一聲,便離開前去找董昭和荀諶二人。

隨後,袁常看向趙雲,說道:“子龍,如今莒子不在,你便主事,與子義、文則他們整備軍馬,待莒子和溫侯他們歸位之後,便執行攻伐並州和冀州戰事。此次戰事將交由你們來執行,一旦開啟戰端,我便要前往西域昆侖山,無暇顧及於此。不過,對於子龍你們辦事,我還是很放心的。”

“雲必不負主公所托!”

趙雲沒有用過多的言語的保證,他隻會用行動來表示自己的態度。

袁常敲了敲腦袋,感覺自己好像忘了一件事情,腦袋一轉,這才想起來自己似乎還沒有帶劉協去熟悉他的辦公地點。想到這裏,袁常讓趙雲自己去辦事,而他則調頭返回大會堂,準備帶天子去辦公地點轉一圈。i>/i>

大會堂內

等袁常一行人離去,百官們便議論起來,有幾個心裏不服氣的大臣,聚齊起來到劉協跟前訴苦。

“陛下,臣等為國事勞心勞力,如今幽州牧一句話便讓臣等的努力付諸流水,還請陛下為我等做主。”

“請陛下為我等做主!”

劉協心中有一口鬱氣,恨不得發泄一番。這些大臣剛才袁常在的時候不站出來說話,此刻袁常離去了,卻是跑到自己麵前來訴苦,莫不是覺得自己好欺負?或許,正如袁常所說的,這些大臣不過是一些隻會用嘴巴說話的家夥,真讓他們動起手來,卻是沒有絲毫的能力可言。

劉協麵色淡漠,平靜道:“諸位愛卿,朕對於幽州牧的做法也是深以為然。諸位隻需努力一番,早晚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位置。如今,朕和幽州牧已經決定好了,自是不好反悔。所以,諸位愛卿無需如此。”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