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袁常這廝著實可恨,當麵一套,背後一套!”
郭圖迅速的跳出來表達了對袁常不滿的態度,畢竟當初袁常借道,他可是支持的一方,雖然說是為了反對田豐、沮授他們的建議而反對,但是,他總歸是表過態了,若是袁紹翻起舊賬,他少不了要吃一番排頭。所以,適時的表達自己的態度就很有必要了。
眼珠子一轉,郭圖建議道:“主公如今已與袁常決裂,可無需遵從新法改革,主公依然是大將軍,莫非袁常還能強製主公執行新法不成。”
“嗯,這倒也是!”
畢竟當初是被袁常許諾的大將軍職位給誘惑到了,袁紹也不好怪罪郭圖,所以,他也沒有追究郭圖的意思。而聽了郭圖的話,袁紹也覺得有道理,如今漢室衰微,朝廷早就沒有了對地方的掌控力,即便不按照劉協的所謂最後一次的聖旨的意見執行,袁常和劉協又能奈何的了他?對於大將軍的職位,袁紹還是很看重的,內心是不願意放棄的。
雖說朝廷沒了權利,但是,如果還是按照舊的製度,大將軍的名義還是有的。至少,袁紹如果去攻伐誰,以他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假節鉞的權利,是站在道義的製高點,對他的名聲不會有絲毫的影響。如果,按照新法改革後的製度,他也就是冀州特派委員長,隻對冀州境內的軍政有管轄權,除卻冀州以外的地方,他若是插手,就名不正言不順了。對於極為看重名聲的袁紹而言,他自然是不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主公,不可!”
作為少數幾個不參與袁紹兒子之間派係鬥爭的謀士,田豐一切都在為袁紹著想。聽到袁紹要違抗劉協最後一道聖旨,連忙上前,勸諫道:“主公,隻要有點頭腦之人,皆能夠想到此次的新法改革乃是出自袁常之手,從常理上來說,不遵從是正確的。然而,此次的新法改革乃是天子以聖旨的形式詔告天下,而且還有傳國玉璽的印記,是天子登基之後第一次使用傳國玉璽,通知上也說了是最後一次使用傳國玉璽,此後傳國玉璽將會被存放起來。那麼,天下的百姓看到這樣的內容,心中說不得會升起一股悲涼之意,對於天子首次使用傳國玉璽也是最後一次使用,於情於理都會按照聖旨的內容去執行。此時此刻,若是主公違背聖旨的旨意,定然會遭到天下人的唾棄,於主公的名聲卻是極為不利。”
或許也知道袁紹對名聲的看重,田豐話語最後也補充了一句,如此一來,袁紹自然會三思而行。
果然,聽到會影響自己的名聲,袁紹頓時就猶豫了,道:“元晧此言也有道理,隻是,某一想到這新法改革乃是出自袁常之手,被這廝擺了一道,如今還要遵從他的新法執行,心中便是極為惱怒,恨不得將其大卸八塊,他日袁常若是落入吾手中,定要叫他好看。”
也無怪乎袁紹如此惱怒,袁常能有今日這一切,說起來都是他的幫助。誰知道,轉過頭袁常就捅了他好幾刀,讓他心中很是鬱悶。
建議袁紹不遵從劉協最後的一道聖旨是自己的意見,若是就這樣被田豐給反駁了,豈不是顯得自己無能。因此,郭圖眼珠子飛快的轉動了幾圈,便再次上前建議道:“主公,也無需如此憂慮。明眼人皆能看出此次新法改革是幽州的動作,而非天子的意思,那麼,願意遵從的勢力也不知有幾何。主公如今可暫且按兵不動,先觀察其他各方勢力的反應,若是無人遵從,到時主公便可打出天子身邊有奸佞的旗號,以大將軍的名義出兵幽州。如此,主公便可無需遵從這道旨意,還可順帶著出兵幽州將天子從袁常手中奪來,到時候,要如何施為,還不是主公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