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做到如此,並非是喊口號,我們且行且看吧!”
袁常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時代如此,他隻是順口提了一句,至於能否做到,那就要看接下i大家的表現了。
“好了,說回正事,並州的兩路大軍的統軍人選有了,另外三路大軍的統軍人選,諸位可有什麼意見?”
“委員長,吾有一人選推薦!”
站出i說話之人卻是太史慈,眾人好奇,聽太史慈話中的意思,似乎並不像是毛遂自薦,而是要推薦其他人。本i,他們認為並州的戰事是極為關鍵的一環,兩路兵馬的統兵人選是趙和太史慈。然而,趙是其中一路兵馬的統兵主將沒錯,另一人卻是於禁,當然,袁常也說明了選擇於禁的理由,這一點他們也不得不服,在治軍的紀律這一方麵,於禁確實做的很好。因此,他們認為太史慈應當是另一邊三路兵馬的主帥,誰知道,太史慈此刻站出i似乎要推薦其他人,倒是讓他們有些好奇了。
“不知太史慈軍中推薦何人?”
太史慈定了定神,神色肅然道:“委員長,吾以為幽州與冀州交界的三路兵馬的主帥人選可由溫侯擔任!”
聽到太史慈推薦的人選,眾人微微錯愕之後,臉上也都露出了然之色。
無論在什麼時代,一個人的名氣是極其重要的事情。就如同劉備一樣,他以仁厚的名聲走遍天下,因此,無論他走到哪裏,都有百姓跟隨。同樣的道理,呂布的威名也是如此。至於說呂布先後投靠多人,這根本不算什麼事。在士兵眼中,將領是否強大才是主要的。呂布被張飛冠以三姓家奴,但是,張飛卻是不想想,劉備投效的人難道會比呂布少?曹操、袁紹、陶謙、劉表、劉璋等,劉備每一個都投靠過,為何劉備就沒有什麼三姓家奴、四姓家奴的稱呼,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呂布被黑化了。而且,劉備建立蜀漢一國,史書的記載自然是把他往好的方麵寫,隻會把他投效多方勢力的行為寫成是隱忍的舉動。後i蜀漢被滅,為了收服蜀漢百姓的民心,司馬家的人自然也不會去黑劉備,所以才會有如此差別的對待。
聽到太史慈推薦呂布,袁常也是微微錯愕,不過很快就恢複平靜,看向其他人,問道:“太史慈軍中推薦呂布為另一個戰場的主帥人選,諸位可有意見?”
“我等以為可以!”
“甚善,溫侯當得此重任!”
呂布的威名在士兵的心中自然不是蓋的,雖說袁常或者天下間還有比呂布強悍的大有人在。但是,呂布的威名卻是在戰場上打拚出i的,是象征著無敵、強悍的代名詞,若是由呂布做主帥,自然可提升士氣,倒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建議。顯然,太史慈推薦呂布,是從全局出發,真心為幽州考慮,這一點,自然讓袁常覺得欣慰。
“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主帥便有呂布擔任。”
袁常也沒有拖遝,很是幹脆的定下了主帥的人選,隨後,他繼續說道:“主帥人選定下,還有兩路兵馬,一路由太史慈軍長統領,一路由張燕軍長統領,諸位以為如何?”
“委員長所言甚是,沒有比這樣安排更合適的了。”
“正是如此!”
對於袁常的安排,自然無人反對。太史慈原本是一方主帥,不過,在他從全局出發的念頭下,將這個主帥的位置讓出i,擔任一路兵馬的領軍大將還是可以的;至於張燕,他的統兵能力同樣不差,而且,張燕自從投靠袁常以i,並沒有出彩的戰績,這一次讓他統領一軍,倒是給他一個機會。若是這次表現不佳,日後自然也是得不到重用,這一點,張燕也是心知肚明,這一次是他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能否把握住就看他自己的了。
“那個,委員長,我呢?就算不能統領一路兵馬,好歹也要讓我參加此次戰事啊!”
典韋等袁常安排
完畢,見沒有自己的事,頓時急的跳腳,連忙站出i急吼吼的說道。如此大戰,怎能沒有他的參與,若是呆在幽州,不說他自己受不了,日後少不得要被趙他們拿這事i調侃他,他如何能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