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節那一天,環塘鎮下了整夜的雪。今年舞獅舞龍的班子少了,因著上任天子喪期未過,不準大張旗鼓,隻能多請些唱大戲的,倒惹得一群小孩子早早就抱著板凳在台子前邊兒等著。
路邊偶有頑皮的小童一不留神摔了個大馬趴,沒等被自家爹娘拎起來一頓拍打,就抖著雪塊兒爬起來追向玩伴的隊伍裏去了。
國喪歸國喪。
十五夜不閉市,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
——小小姐來碗元宵嗎?白白胖胖的元宵像月亮一樣哩!
這會子吆喝聲兒最大的是買元宵的,其次是賣糖人的,但在這各顯神通的集市裏最拔頭籌的,還要數那街頭的箍桶匠。
那吆喝的聲音倒不是很大,但這箍桶匠還配著把釘錘,麵前放著一口破鐵盆,一敲一打的跟吆喝聲你唱我和,叫人聽不見也難。
誰會在這樣熱鬧的日子跑去箍桶呢?
反正這事兒傻氣透了。
在一旁的小丫頭被敲的氣悶,就捂住耳朵抬頭去看星星,這夜的星星不如以往亮,因為被環塘鎮的燈籠壓得暗淡了許多。
環塘鎮就好像人間的星河。
小丫頭覺得月亮好圓好大啊,那個賣元宵的老婆婆碗裏的元宵,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大,這麼圓呢?
這時一錘子又敲下來,咣當啷當,震碎了美夢裏的小瓷碗,那白白胖胖的元宵就從天上滾落下來,沾了一身人間的塵埃了。
“師父,我和小九都要被震死啦!”名叫小九的小狐狸從女孩懷裏探出毛絨絨的頭,鼻子裏呼出熱氣,眼睛濕漉漉的看著箍桶匠,好像在附和主人一般。
雲岩吆喝了半天,可行人走到此處都捂住了耳朵加快步伐。這令他看起來有些愁苦,但他還是摸了摸小徒弟的頭,又從懷裏摸了兩枚銅板塞到她手裏,“看來今日沒什麼生意,小昭,師父收拾一下,你去買串兒糖果子吃吧。”
雲昭等了一天,死皮賴臉的跟著師父下山來,就是為了這串糖葫蘆。她開心的要命,抱著懷裏的小九就往人群裏擠。
賣糖人的中年大叔左挑右選了串糖葫蘆,果子又大又圓實,糖衣裹得晶瑩剔透,送到眼睛發亮的小雲昭手裏,又拒絕了她握在小手裏送上來的兩枚銅板,憨厚的笑笑,“小昭又跟著師父下山來啦?”
小姑娘執意把兩枚攥的溫熱銅板放到大叔的扁擔裏,先給懷裏的小狐狸舔了一口糖衣,”嗯!”
“小娃娃的師父嗓門好著哩!”一旁的年輕鐵匠說了句,逗得一圈人哈哈大笑起來。
姑娘婆子對這玉雪可愛的小丫頭愛不釋手,雲昭的小腦袋被人摸了一把又一把。她也不煩,突然被吸引了注意力,眼睛定定的看著李屠戶門口搭的破戲台子。
一圈圍著的小孩兒中間,有個扮作老者的男人,一身麻布青的戲袍子洗的發白。這麼多唱戲的人裏,就數他嗓門最嘹亮,語氣也義憤填膺——
“修桃園選民女百姓遭難
引主公貪酒色作惡多端
眼看著俺晉邦內憂外患
還敢說你
不是害國的奸讒?!”
……
“小昭,跟師父回山上去啦。”雲岩找了半天,滿頭大汗,才從攢動的人群中找到自家小徒弟。
“師父,”雲昭眼睛還定在戲台子上,“這個人唱的是什麼呀?”
雲岩聽了兩句,覺得無非是迎合時事口味兒,“人君殺臣子,人父殺兒子,剩個娃娃孤苦伶仃背著滿門血債,嗚呼哀哉,沒甚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