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玉結束基創項目的首期工作回到b市, 已經是一個多月後, 十一月中旬了。
這期間她隻回過b市幾趟, 完成需要在b市進行的工作和短期的休整。
第一次在x市呆了大半個月回來,賀亦春特意請她吃飯, 細細詢問工作情況, 強度能不能適應,甲方的合作態度等等, 還多放了她兩假休息。第二次在x市呆了大半個月回來, 賀亦春拍她的肩問:“習慣了沒?”
等到李嘉玉第三次回來,賀亦春就沒再多安慰多問了。進入工作狀態、適應勞動環境是她該辦到的,李嘉玉也確實比剛出差時要老練多了。
李嘉玉回來的時候正好是周日,方勤並不在家。她也出差去了。
她去的美國。正好是熊紹元呆的那個城剩
所以,兩個人在分手後, 獲得了一次見麵的機會。
李嘉玉不知道這次重逢會是怎樣的情形, 在她看來,兩個人還是互相關心,頗為親密的。畢竟三兩頭視頻一下,互相報告一下近況。但現實裏又是有變故的, 那就是, 方勤交新男友了。
新男友是耕田樓下外貿公司的一個經理,三十歲,名叫陸勤。他與方勤在電梯、樓下食堂偶遇過幾次,因為各自的同事叫喚他倆的名字,發現都有個“勤”字, 於是很自然地搭上了訕,再然後約飯,送禮,開始談戀愛。
所有感情開始、發展的套路都差不多。
方勤與陸勤確定男女朋友關係的第一,就跟李嘉玉交代了。她特別開心,還跟李嘉玉:“我們名號都起好了,就叫勤懇戀人。”
李嘉玉覺得好幼稚,為什麼談個戀愛還要起情侶名號?當時閃過她腦海的是,她若與段偉祺有情侶名號,那應該是“浪子與騎士——浪騎”,嗯,成洗衣液了。
後來方勤了什麼李嘉玉沒太聽進去,反正就是一直她的開心。李嘉玉替她高興,但她滿腦子浪奇洗衣液。這個梗挺好笑的,雖然她沒笑出來,但應該也算好梗,可惜了,不能跟段偉祺分享。
後來過了沒幾,熊紹元在微信上找李嘉玉,他問她:李嘉玉,方勤是不是談戀愛了呀?
李嘉玉心想若是方勤沒跟熊紹元這事,那恐怕是有自己的顧慮,那她也別在中間添亂。於是她答:不太清楚呢。
熊紹元又道:你不知道嗎?我以為她會告訴你。我感覺是戀愛了,那男的叫李鐵,你認識嗎?
李嘉玉:……
李嘉玉趕緊輸入:這個應該是你誤會了,李鐵是我以前在遠光的同事,他現在在四木做產品設計,正好跟方勤合作一個項目,工作上有接觸而已。
是嗎?可是這段時間方勤一直提起他。
李嘉玉給方勤打電話。
方勤聽了哈哈大笑:“大熊這傻子。”
“所以你總跟大熊提起李鐵嗎?”
“我跟你也提過呀。”
李嘉玉反應過來,認真想想,自那次她網絡被黑之後,方勤還真是經常提到李鐵。
去四木開會遇到李鐵了,他來參加會議,特別拽,市場部的需求他列了個一二三四五的表,不合常理做不到的一條一條列出來,弄得市場部的不高興,與李鐵強行就市場分析展開了辯論。李鐵同學也是牛,他把市場上同類產品圖片一個一個擺出來,產品實物一箱子拿出來,跟市場部講為什麼人家沒有這麼做,別人又不是傻的,你想到的人家也能想到,不這麼做是因為做不了,討論完畢。
方勤終於明白為什麼產品設計部派李鐵上來開會呀,原來是來應戰的,那戰鬥能力簡直了。不吵不鬧,隻是跟你好好講道理。關鍵是道理還講得對,且人家非常認真地做了功課,產品研究得透透的,讓人絲毫拿不住把柄。
還有一次會議特別無聊,不知道巴拉巴拉在什麼,特別沒效率,浪費大家時間。方勤聽得都打瞌睡。李鐵同學坐在市場部發言同學對麵,光明正大地趴桌上畫呀畫。那發言同學大概是見得大家都不給麵子,於是拿最不熟的李鐵開刀,問李鐵:“產品設計那邊都明白了吧?”
李鐵很淡定地答:“都明白呀。”他把發言同學的意思準確地重複了一遍,然後:“就是沒我們產品設計什麼事唄,我們等你們確定好了再跟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