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番外:說好了,如果有來世(3 / 3)

但即便貧窮,這裏的人依然過得自在快樂,淳樸簡單,情與當地人交談,發現他們的言談與思想都會帶有那麼點生活哲學性,

窮有窮的活法,那種樂觀值得學習。

一路上藺君尚也會用英語教幼安認很多新鮮事物,所以家夥也並不無聊。

倪珺信仰基督,雖不出去工作卻常常陪著孟良隨處走,將兩個孩子都送去教會幼兒園,一周隻見一次麵,幼安聽到了,轉頭對藺君尚:“爸爸,謝謝你。”

謝謝老爸沒有因為要獨占媽媽,而把他送去全托的幼兒園上學。

倪珺很喜歡幼安,因為家夥不皮很有禮貌,而且真的很聰明,這是自己家裏的兩個孩子不能比的。

聊起幼安與藺君尚的那個約定,賽馬拿鄰一之後,他又乖乖讓老爸在《唐詩三百首》裏抽了十首來背誦,而且全部無錯過關。

這十首是沒有給任何準備與提示下現場隨手抽的,幼安能背出來,明他自己本身先要做到對這三百首都熟爛於心,才不會畏懼被抽查其中之一。

其實藺君尚覺得兒子的聰明不止在於此,更在於他的不喜露鋒芒。

他畫畫好,被老師表揚之後不會多畫拿去跟同學炫耀。他記憶力好,背書快,但除了老師要求的課文,不會在班裏多背一篇。同樣,課堂上老師提問,胸有成竹的同學都喜歡舉手發言,他知道答案卻沒有什麼表現。

老師曾對情:“藺懷殊同學各方麵成績在班裏都是第一,如果能再積極一點,就是全班的榜樣了。”

藺君尚卻知道,兒子這麼做,正是因為不想成為“榜樣”這樣的身份。

就此事藺君尚也問過,幼安淡然回答:“太麻煩,表現太好就會被抓去參加各種比賽,媽媽時間寶貴,我的時間隻想自己掌握,拿來做喜歡的事。”

這麼獨立特別的性格,藺君尚也就隨他去了。

……

逛累了中午去餐館吃飯,點了一種軟煎餅味道不錯,幼安很喜歡。

不希望被搶著買單,藺君尚悄然提前去結賬,不心被路過的人碰掉了皮夾,服務員撿起來歸還時,看到皮夾裏放著的照片,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

藺君尚感激地接過,而服務員在那一拿到了此生最多的一次費。

-

午後,Jatin開車載著眾人去了他父母的家。

房子在半山,景色很美,自家門口種了一些蔬菜,周圍長滿花草綠植。

Jatin的父母很熱情,但情不希望讓老人為大家忙碌,打算這頓午餐由她跟倪珺去下廚做幾個菜。

孟良此次印度之行是陪妻子同時也算采風取材,隨身帶著簡易的畫具包,此刻正在給Jatin的父母畫色彩肖像。

藺君尚低頭看手機剛接受的一封許途發來的郵件,聽到Jatin與孟良的對話,從肖像畫有感而發,感慨不知何時上了年紀的父母已經顯現蒼老,歲月不留情。

“總會有人先走,父母,夫妻都是。”

“我比她大不少,不出意外先再見的也是我。”

孟良著停了畫筆歇息,從口袋掏出煙發給Jatin,又起身給藺君尚遞過來,順道要給他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