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人皇卻是不急不緩地說道:“此建議爾等有何看法?”
語氣當中看不出驚喜,也看不出生氣,讓人揣摩不定,這就是帝王心術。
楊廣跳出來說道:“王安石,你好大的膽子!上古齊楚燕韓趙魏秦,這等封號豈是一般人能得的嗎?無不有大功大勞才可獲此封號,雖說九王爺收複燕雲十六州,那豈能和上古燕國一樣,你這是混淆視聽!”
趙匡胤在一旁卻說道:“五皇兄說錯了吧!燕國是燕國,燕雲是燕雲,方才王大人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五皇兄還要再次說一遍,豈不是欲加之罪!”
楊廣看著趙匡胤,陰冷地說道:“你心裏邊怎麼想的你自己知道!”
他還要說話的時候,就見姬昌上前一步說道:“老五,老七你們兩個都別吵了,九弟這次能夠在淮南打出華夏之威風,是天大的喜事,你怎麼卻在這爭吵,豈不是貽笑天下!”.
楊廣和趙匡胤知道姬昌這個人不好對付,並也不願意和他爭論,並說道:“二皇兄所言甚是!”
便退了回去,姬昌的身份頗為不簡單,雖說手下沒有兵權科室,整個朝政之中的文官去為其保持,有不少的重要部門皆是他姬昌的門生,上至內閣下至六部九卿,權力非常的大。
尤其是姬昌現在執掌內閣,為內閣的首府而且又有重大之功,演化周易教化萬民,在民間的名聲也很大。
最近幾十年來,由於人皇軒轅領悟大道,朝政之事大部分都讓姬昌來代為處理,就算是楊廣和趙匡胤這些皇子也不願意和他爭執。
也就沈牧卿不怕她,反正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上一次拿著人頭上朝的時候把姬昌給懟的差點兒暈過去。
不過,趙匡胤發現姬昌站出來的時候,心中暗道不妙,雖說姬昌主張仁義治國,可是趙匡胤可不覺得姬昌是個什麼大度的人。
就聽人皇軒轅說道:“老二,說說你的看法吧!”
就聽姬昌斟酌一下,才說道:“父皇,我華夏立國以來,這封號之事,皆因功勞而定,王大人提出了燕王為後,不過老五說的也對。
上古七國當中有燕國一世,若是真的用著燕王怕是也不好,不如以我之見,在燕雲十六州當中選一州之名,立為豐厚,既不失老九的功勞,又能避免上古七國之士。”
他說完這番話之後,怡然自得的待在一旁,文武百官也是點點頭,這也挑不出什麼毛病。
劉徹冷笑一聲,說道:“按照皇兄所言,老九封不得燕王是因為他現在身份不夠嗎?隻因他是一個郡王之身份?”
姬昌卻不明白劉徹想說什麼,並無奈說道:“卻有此原因!”
劉徹聽聞此處心中暗道:好,你這麼說那就別怪我了!
轉身轉向前方,對軒轅人皇說道:“兒臣想來九弟已經是三等的郡王,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功·勳可加爵二等,也就是一等郡王,距離親王隻差一步,兒臣想來燕王之後,暫定待得晉升為親王之後,便可加封為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