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暴雨來襲(1 / 2)

無論是曆史上還是當今世界,恐怕沒有哪個國家,會為了消滅貧困而進行如此持久且又龐大的“扶貧”工作。

1950年中國進行鄰一次土地改革製度,推翻了封建土地製度實行農民土地所有製,地主階級被徹底消滅,農民得以翻身。

1953年建立首批農業生產合作社,把土地等主要生產資料由私有製轉變為公有製,實行集體經營。

1978年底開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堅持土地公有製,改變經營管理方式,實行分戶經營,自負盈虧,極大的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村開始從貧窮走向富裕。

2003年開始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解決了農民“病熬,大病拖,重病才去醫院看”的問題。

2004年開始實施糧食直補,為農民增收提供了幫助。

2005年12月29日高票通過決定,於2006年1月1日起廢止《農業稅條例》,結束了2600多年的“皇糧國稅”,每年減少400億稅收。

2007年重點關注“三農”問題,民政部辦理農村低保提案,2000多萬農村人口受益。

2008年提出“兩免一補”政策,全麵實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免費政策,解決了貧困地區上學難的問題。

2009年開始實施農村養老保險,給了農民一份更有力的養老保障。

2014年一個個扶貧組,一批批進駐在農村的“第一書記”告別了自己的家人親屬,走出政府機關大門。他們背負著黨和人們的重托日夜兼程趕赴一線,體察村情民情。堅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一場“真扶貧、扶真貧”的脫貧攻堅戰拉開了帷幕。

他們迎著朝霞出發,披星戴月歸來;他們從春走到夏,從秋走到冬。從2012年9899萬貧困人口到2018年的1660萬貧困人口,這不隻是一個數字,這是一篇篇不懈奮鬥的故事,這是當今時代賦予“扶貧人”的責任和擔當。

本故事獻給那些為脫貧攻堅無私奉獻的扶貧人。

……

漆黑的夜晚靜悄悄,空中繁星點點,大地上的人們多數都已進入了夢鄉。此時此刻,在康家莊村後方的田地裏有一束燈光在不停晃動,對於在藏裏看材康玉旺兩口子來這件事已經再平常不過了。

他把頭探出臨時搭建的棚子向東側忘了一眼。

“你看什麼呢?不趕快休息。”康玉旺的妻子翻個身沒好氣的道。

“哎哎哎,那個村書記又來幹活了。”康玉旺有些興奮的聲道。

“來就來唄,人家又不是幫你幹活,你這麼激動幹什麼?”

“你有沒有發現這個人有點傻。”

妻子回過頭用手狠狠的在康玉旺後背上拍打一下,疼的他呲牙咧嘴。

“別老瞎,人家可不傻,要傻了還能當咱們村的第一書記?”

“他不傻?切,白挨家挨戶去宣傳惠農政策,沒事還去四處求人來給我們指導怎麼種地,結果把自己家的地都給荒了,他要是不傻那就是我傻。”康玉旺咧著嘴不屑的回答道。

“那你去幫幫人家?”

“我?算了吧,我已經夠累的了,睡覺,睡覺。”

康玉旺完放下棚子的窗簾鑽回到被窩呼呼大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