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說服(1 / 2)

“爹,娘,孩兒打算把科考先放下去,待時機成熟了再考慮科考的事。”

大堂內,杜家當家太太杜守心端坐再大堂上,麵上是典型農家人特有的麥色,雖然已經兒孫滿堂,但身體依舊孔武有力,咋一聽聞女兒此言,抬起屁股下的座椅就要向女兒砸去。

“當家的,你要幹什麼?”

杜薑氏見妻子要對女兒動手,忙上前攔住,“你就不想聽聽孩子有何打算?”

杜老太太氣喘籲籲,用力置下椅子,瞪向跪在底下的女兒:“你,不出個所以然,老婦這就打死你,給地底下的列祖列宗賠禮,不讀書就讀書,你以為這麼多年供你讀書僅僅是為了你自個?這是為了我杜家百年基業,為了你讀書這是,全族人哪個沒照料過我們家,他們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我們杜家能有個出頭之人。吧,看你怎麼狡辯!”

杜青羽苦不堪言,原來還有這樣的道理,原本打算不讀下去了,看來要另做打算才可以。

不別的,當了秀才就是有功名在身了,不隻見了縣官可以不下跪,還可以免徭役,免幾畝地的賦稅,房屋都可以比平常百姓家高幾寸,好處多多,當然,如果能當上舉人那就更好了,不過那也隻是想想的事。

“娘親,爹爹,孩兒自知這些年讀書連累了家人,孩兒知道你們不怕連累,但孩兒自己心裏過不去那個坎,拿著你們的錢自己獨享清閑,如果這樣孩兒都能心安理得的話,那讀書還有什麼意義……”

不等話完,這廂杜薑氏就哭了起來:“我的兒阿,這些年你屢考秀才不過,原來是因為心裏存了這些事阿?”

杜老太太重重的拍在桌子上:“胡,考不上就是考不上,不要亂找借口。”

杜青羽歎口氣,得了,歪樓了。

“爹娘且聽我把話完,孩兒也知功名對於一個宗族的重要性,但一個宗族的發展壯大絕不是一個子弟出息就能成的,況且,我杜家這麼多適齡子弟,獨孩兒一人享這般優待,這對其他人來不公平。”

到這裏不得不再次感歎,古人除了皇城腳下,其它地方真的是宗族大於阿。

杜老太太麵色唯有動容,確實這些年女兒讀書之事帶累了不少族人不,自己家第三代子孫也漸漸長成。

大女兒清河所出一雙的兒女,杜謙幼是第三代裏頭的長子,如今已是十歲,條件好的人家在男娃剛出生的時候就已著手給他準備嫁妝十歲了,已經遲了太久,再過幾年相看婆家,必回讓人輕看。還有杜謙人,是杜家長女,八歲的年紀了,千字經還不曾認全。

“唉!你今後的打算,你這些年因讀書之故,肩不能挑手不能扛,且又不識農桑,可曾想過作何生計?你這般文弱模樣連村裏許多男子都比你強壯幾分,若是真的在田裏務農,這可怎麼讓我和你爹放心阿?”

“娘,這正是我接下想要的,孩兒這些隻顧讀書,卻不曾識農桑,這是孩兒想錯了,實在是有違耕讀之家的初衷,且民以食為,農事更是大夏朝的根本,大夏朝如今不過三十年,正是百廢待興之際,何愁沒有立身之道?”

每個新朝代初建之時,當權者為了發展需要,都會不拘一格降人才。比如農商這塊,隻要你懂農時知四時,農活出彩,那麼你就可以破例在司農部當個官,不強求你文采策論六藝之類的;再比如,你算術好,如果特別缺這方麵人才,那麼就可以去戶部當個雜役,打個下手。當然倒了後期,人才多了,這些當年所謂的特殊人才就會漸漸的被擠出去騰位子,除非這些年你私下夠努力。

“娘,修身齊家治國平下,孩兒如今看明白了,想從修身齊家開始,之前孩兒屢試不第,卻從未想過原因,今後孩兒願放下急躁之心,潛心修學,強健筋骨,做到修身;找到生財之道,讓父母阿姐不在為我所累,讓家裏沒有後顧之憂,做到齊家,這樣孩兒才能繼續科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