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到農忙的時候,杜家村的村民們卻開始忙活了起來。
在杜青羽強烈的建議下,杜氏一族決定修建族學,用以規範族中子弟潛心進學的清淨之地。
地址就定在玉山山腳下的那片竹林旁的空地上,為此,杜青羽還和族長強烈的辯論了一番。
“族學是一定要建的,但未必要建那麼遠,去那裏要一刻鍾的時間,會耽誤你們學習的,我看在村裏選個位置最好。”
杜守意一甩袖子,態度堅決。
“才一刻鍾的路程,能有多遠,即可強身健體,又可欣賞四時美景,陶冶情操,壯闊胸襟,在村裏,每日來回都是泥巴牆,大糞坑,不去欣賞秀麗山河,又怎麼能做出錦繡文章?”
杜青羽挺著脖子,不怕被敲腦袋。
杜青波樂意幫腔她妹,“是啊,娘,那裏風景那麼美,我們還打算在那來個流觴曲水呢,您不知道,前幾日我們踏春,受那美景熏陶,覺得整個人都清爽許多呢。”
“罷了,你們不嫌來回麻煩就好,就怕孩子們冬日嫌寒路遠,厭了讀書。”
杜青羽這一聽,很是猶豫。
杜青波這邊卻排著胸脯保證:“放心吧娘,大不了冬日我們陪著孩子一起讀書,左右冬日也無事。”
族學的位置問題就此敲定,是族學,其實就是就近撿些石塊,簡單的砌成麵積稍大稍高的大堂模樣的房子。
為了保證能三百六十度的欣賞美景,大堂四麵都開了巨大的窗口,窗戶是木質框,糊著油紙,平時都用一根木棍把窗戶支起,這樣一來隨時都能看到滿目綠色。
這麼大的窗,為了不被風雨侵擾,大堂的屋簷也特意向外延伸了很長,緊鄰這屋簷的是四麵長廊,遠遠看去,也是一雅致的建築了。
忙製止了族人要在石頭牆麵上刷泥吧的動作,族人不解,“牆麵上刷泥巴,保暖還保護牆體,這麼多年建房子不都是這麼做的嗎?”
“柳生姨呀,您看,這山這水美不美?”
“美!”大娘深吸一口氣,覺得一的勞累都沒了。
“柳生姨,您再在看,咱們村糊滿泥巴的房子和眼前這隻是石塊的房子哪個美?”
這位姨仔細看看了看,確實,在這青山綠水之間,咋一出現個泥巴房,反而破壞了這韻味,眼前黛色的牆體配著這房子的構造倒是雅致多了,和這美景倒也相得益彰。
柳生心裏搖了搖了頭,歎了口氣,童生生女還是個愛美了,罷了,等冬被凍上一凍的時候就曉得厲害了。
群眾了力量是強大的,集全族之力,族學的建成不過十左右,手巧的人家還用木板打了幾個書架擺在牆邊,大堂中心則擺了幾排長長的木桌和木凳,足夠族中孩子們坐了。
這族學有了,這學問誰來教呢?
杜青羽先聲奪人,表明要教族人們算術,以便族人們會算賬,出門在外買賣東西也不至於被騙,且隻要有時間,不管大人孩都可以來學。
族人們拍手叫好,這算術有人教了,這識文斷句做詩寫文章這塊就落在了薑表妹薑寫意身上了,薑寫意雖年輕,可才學那也是有目共睹的。
第一堂課,是識字,薑寫意坐在夫子專座上,看著下麵一群從四五歲到十幾歲的孩子們,還有最後排族長族老們,激動的麵色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