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何時,集團都堅決保證耕者有其田,隻要集團在一天,就絕對不許任何人再像國內那樣,兼並老百姓土地!
無論何時,集團、海警和子弟兵,將永遠是海外漢人的保護神!隻要集團、海警和子弟兵還剩一人,就絕不允許任何人,傷害所有大明的海外移民!
無論何時,集團都將對海外移民和江南一體化地區的民眾一視同仁!這意味著他們的子弟將同樣享有免費教育;在集團的農場和工廠工作的,還將享受職工醫療,免費職業技能培訓。以及各種鰥寡孤獨、饑荒救濟!
其實這些內容,集團和市裏的工作人員,已經反複講過許多遍了。但趙昊重複一遍是很有必要的,因為移民們事實上把他當成了呂宋王,同樣的話必須聽他親口說出來,他們才能放心。
~~
歡迎儀式結束後,趙昊又在唐保祿、劉學升等一眾呂宋高層,和望潮市長郭過的陪同下,視察了為接收新移民而建設的村落。
但看到那一排排用棕櫚葉蓋頂的高腳竹木屋,趙昊的臉色變得不太好看。
集團為了吸引移民,除了按人頭分土地的政策外,還承諾給他們全家免費提供住房、種子、農具、耕牛,還有一年的口糧的。
在大明百姓的觀念中,富人住的是磚牆瓦房,窮人住的是土坯茅屋。這種竹木屋恐怕隻能算是窩棚吧?
可以想象他們結束隔離,分配新居時的失望之情……
趙昊踩了踩腳下新鋪的砂石路,看看明顯是新挖的排水溝,不無揶揄道:“恐怕這路和這溝,也是因為我來才新修的吧?”
唐保祿心中暗暗叫苦,對望潮市長郭過瞪眼道:“真的嗎?”
郭過是郭大的堂弟,也出自當年長公主送給趙昊的那批高素質家奴,一路跟著趙昊步步高升,如今也都獨當一麵,身居要職了。
郭過很清楚,他們這些人最要緊的就是忠心,其次才是能力、奉公守法之類。是以他不敢隱瞞,趕緊老老實實道:“回公子,目前確實隻有幾個村子修了路、挖了陰溝。其餘大部分村子,隻是簡單平整了地麵,各種配套得日後慢慢補上了……”
“怎麼,任務定高了,完成有難度?”趙昊神色稍霽。
“是有點兒。”郭過擦擦汗,苦笑道:“20萬移民實在是太多了。哪怕蓋這種這種竹子木頭做的屋子,恐怕到年底都沒法全部安置。”
望潮市地理條件優越,衝擊平原上河網密布,有大量無需水利建設,即可耕種的土地,所以這次承擔了20萬移民的任務。
移民的組織架構依然是沿用了十多年的家庭農場製,一個生產隊一個村子。
但因為移民數量陡然激增,不得不擴大了每個農場的管理規模。
現在一個農場下轄十個生產隊,一個生產隊要管理一百名農工。每戶能出兩到三名農工,所以每個生產隊管理三十到五十戶不等。
20萬移民大概有三萬戶左右,因此需要建設八百個這樣的村子,才能容納下這一年的人口。
對望潮這樣一個剛設立不到兩年,人口不滿五萬的新興城市來說,一年建造三萬套住宅。哪怕是建三萬套竹屋,也確實太難為人了。
“確實不容易啊。”趙昊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公子放心,總督府也會鼎力支持望潮,把20萬移民安置好。”唐保祿這才敢說話,他嘿嘿一笑道:“再說,呂宋這邊的人,都住這種高腳小木屋,防雨防潮、透氣涼快。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地方,就是這點好處,不用怕凍著。”
“可惜台風一來,全都完蛋。”趙昊哂笑一聲道。
“沒那麼誇張,頂多就是把屋頂掀了。”唐保祿擦擦汗笑道:“等風停了再重鋪一層棕櫚葉子就成了。”
“你怎麼不住這樣的屋?”趙昊白他一眼。
“侄兒我剛來呂宋那會兒,真住了好一陣子。”唐保祿指天發誓道:“老劉可以作證。”
劉學升忙點頭不迭。
“好吧,算你沒信口雌黃。”趙昊也知道這一年兩百萬移民,把下麵人壓得喘不過氣來。沒法太吹毛求疵。”
“但在我們中國人看來,這確實不像個安樂窩。”他沉聲吩咐唐保祿和郭過道:“所以一定要跟移民說清楚,這隻是權宜之計。五年,不,三年之內,一定給他們蓋真正的住房!”
“明白!”唐保祿、郭過等人趕忙高聲應下。
ps.今天眼睛明顯比昨天好多了,趕緊睡了,希望明天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