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渤泥和蘇祿(2 / 2)

“哎,聽見了。”方文被罵的狗血噴頭,心裏卻熱乎乎的,感覺自己這些年的辛苦沒錯付。

~~

第二天,趙公子在他的別墅中,又接見了蘇祿國和渤泥國的兩位國王。

這兩個國家都跟大明極有淵源,因為他們都有國王在朝貢時逝於大明,並葬在了大明。

永樂六年,渤泥國王麻那惹加那攜妻子、弟妹、子女、陪臣共150多人入貢大明,同年十月不幸病故南京。依照其國王遺願‘體魄托葬中華’。成祖皇帝以王禮下葬,諡恭順王,建祠祭祀。

永樂十五年,蘇祿國王又率眷屬及侍從340人,遠渡重洋入貢大明,在北京得到了成祖皇帝的熱情接待。回程途經德州時,國王也病逝了。成祖派禮部官員帶祭文趕赴德州,以藩王之禮安葬,諡‘恭定王’,並親撰碑文。

蘇祿王病逝後,其長子回國繼任王位。王妃和另兩個兒子一商量,回去也就是打漁曬網曬太陽,還不如留在天朝享受文明呢。於是獲準定居德州為先王守墓,其後裔改姓安、溫,取‘安穩’之意,至今仍繁衍不絕。

當時何止是這兩國?整個南洋全都臣服於天朝……

好吧,那都是往事了。隨著大明停下西洋,閉關鎖國,南洋各國也漸漸疏遠了。

離開爸爸後,這兩國的王室也挺爭氣,非但一直延續下來,而且還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到了嘉靖年間,渤泥國基本統一了婆羅洲。蘇祿國則一統蘇祿群島,並占據了棉蘭老島的三寶顏,後來在呂宋建立馬尼拉蘇丹國的那幫人,也是從蘇祿國分出去的。

後來葡萄牙人闖入南洋之後,憑借船堅炮利橫掃各國海麵,強占他們的港口,建立城堡、設置據點。南洋的舊秩序被擊碎,原先稱王稱霸的亞齊蘇丹國和巴章蘇丹國被打回原形。

不過渤泥和蘇祿兩國,因為不在主要貿易航道上,也不產香料,倒也沒怎麼受葡萄牙人騷擾。

就這樣隔岸觀火、暗自慶幸了幾十年,更凶殘的西班牙人從海的另一麵來了。原本偏安一隅的呂宋群島和婆羅洲,終究也沒逃脫紅毛鬼的魔掌。而且西班牙人比葡萄牙更凶殘,後者隻要香料、港口和海權,前者卻要他們的一切。

西班牙人先占據了宿務,然後消滅了馬尼拉蘇丹國,接著又馬不停蹄的攻打棉蘭老島。

這時為了保護華僑,海警艦隊南下,消滅了呂宋島上的西班牙人和他們的馬尼拉艦隊,重設呂宋總督府,將呂宋島重新歸於王化。

然而可能是擔心影響大帆船貿易,亦或是不願與強大的西班牙帝國徹底撕破臉。天朝的艦隊在收複呂宋後,並沒有繼續攻打宿務,和西班牙人形成一種奇怪的默契——雙方的生意照做,戰艦也以米沙鄢群島為界活動。

海警艦隊不進入米沙鄢群島,西班牙人的武裝商船也不越過米沙鄢群島,一副井水不犯河水的架勢。

起先西班牙人還是很緊張的,總擔心明國人不知何時會打過來,但一年年過去,見對方完全不越雷池半步,他們也就放寬了心。宿霧當局形成一種共識,就是明國人占據呂宋島就滿足了,在將其消化之前,沒有再南下的動力了。

所謂敵不動我動。加上那從呂宋遷來的十萬土著教徒,讓宿務當局承受了巨大的人口壓力——本來西班牙人是打算讓他們自生自滅的,誰知道他們卻被教宗樹成了典型。

‘佛朗哥主教攜十萬教徒渡海逃生’的光輝事跡,被羅馬教廷大肆宣揚。腓力二世也十分高興,赦免了菲律賓一幹文武的罪過,要求他們盡一切可能,妥善安置這些土著教徒,將菲律賓打造成天主教徒的樂園。

這下宿務當局隻能硬著頭皮想法子安置這些土著了。

他們起先想把這些土著教徒分到到米沙鄢群島,讓各個島上皈依天主教的部落接納他們。然而米沙鄢群島耕地有限,當地部落人口稀少,唯恐被鳩占鵲巢,堅決拒絕接納這些呂宋移民。

宿務當局隻好繼續攻打棉蘭老島,想從異教徒手中奪取土地。棉蘭老島有無數未開發的沃土,但當地土著十分彪悍狡詐,西班牙軍隊來進剿,他們就逃入森林中。西班牙軍隊一走,他們又衝出森林,進攻殖民者,給教徒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鑒於侵略棉蘭老島的進展過於遲緩,宿務當局最終於去年,也就是西元1578年,開張了蓄謀已久的婆羅洲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