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家族練武台(1 / 1)

清晨,太陽剛從地平線升起,放眼望去遠處還是灰蒙蒙一片,一位少年盤膝坐在涯邊,正在緩緩的吸收清晨那充足的靈氣,少年正是袁軒,清晨卯時,袁軒都會來到這地點修煉,這是他兒時偶然發現到早晨可以聚靈的地方,不過到了辰時就消散了,可能家族修士也發現了吧,不過對氣泉境後期的修士的作用不大。

如果是往常,袁軒定是修煉到辰時的,不過今是家族一月一次集體練武的日子,可不能遲到。

經過一刻鍾的飛行,袁軒也趕到了家族的練武台,是武台不如是廣場,整個廣場呈半圓形、占地麵積有數百丈,整個廣場的地基都是用青綱石打造的,青綱石是一種不入品階的石材,其主要的特點就是夠硬,能擋住築基境以下強者發出的法術攻擊。

雖是不入品階的石材,但袁家為了建成這廣場也在其中投入了幾萬枚的靈石。在其中間有個高九丈的雕像,雕像的本人正是袁家的初代老祖‘彥陽真人’。彥陽真人是煉器宗的內門弟子,不過因為執行一次宗門任務而傷了根基,掉回築基境,知道自己無法重返藏丹境,垂頭喪氣的他用自己的宗門貢獻點換了一塊立族之地,就是現在的袁家領地,袁家立族到如今也有五千餘年了。

當袁軒到達廣場時,在廣場裏已經站了三十來人了,來這裏演練合擊陣法的‘大多是氣泉境前中期的修士’,也就是這裏大都是與袁軒同輩的‘文’字輩修士,還有一些資質在‘四竅’以下的宗字輩修士,人體有九大竅穴;

左腳穴,右腳穴,左臂穴,右臂穴,

氣海穴,陽關穴,靈椎穴,靈穴,心脈穴。

所打通的竅穴越多,所吸收的靈氣九越多,進階的速度九越快,就如一名五竅資質的與一名二竅資質的,當前者突破氣泉境三層時,後者可能還在氣泉境一層打滾。

軒,這邊、、在這邊。袁軒聽到有人在叫他,不由的扭頭去看,看到叫的人後,也飛過去了那邊。

在那邊共有四個人,有三名修為都是氣泉境六層的修士,其中兩名是‘宗’字輩的族人,應該突破沒有多久,修為氣息還沒有收斂,袁軒不用特意去感知都察覺出來,他們與袁宗炳都是最後一批的宗字輩修士,不過資質就差了很多。

袁軒落了下來後就對兩位叔族恭賀了幾聲,然後對七哥投去詢問的目光,

袁隕連忙介紹到,這兩位分別是袁宗縱與袁宗橫族叔,他們是兩兄弟,袁軒又趕忙對兩人行了一禮,兩人也回了一禮,然後就聽袁隕,三哥突破七層了就不來了,你也知道家族的規矩。

“嗯”

(這數字上的稱呼是他們幼童時取的)

袁氏家族有明確的規定,過三十無需來練武場,凡是在三十歲之前突破七層的族人都要出去曆練,幼鳥要翱翔於空,就要學會自己張開翅膀。二十歲後雖然沒有要求出去曆練,也要完成一定的家族任務,袁軒在不影響修煉的前提下也領了一階一畝靈田地來種植白髓米,每過7就要去照料一下。

家族是庇護所,但不是養老院,不養閑人。

站在袁隕旁邊的少年叫袁景,與袁軒都是第二批‘文’字輩修士,氣泉境四層。

看著站在旁一言不發的少年,袁軒不由的問道;‘袁景,你跟隨三姑練習符籙怎樣了’

少年唯唯諾諾的到;‘會煉製兩種玄階下品的符籙了,風刃符與火球符’,話還沒有完,臉就先紅了,一個典型的緬甸男孩。

在他們聊的這段時間裏,廣場上又陸陸續續來了十多人,都站在各自的方隊裏,

站在台上的武堂長老用神識感知一下,知道人都來齊了,大吼一聲;‘崽子們,給你們一分鍾的時間調整陣型’開始、、

時間到;起陣,,武堂長老大吼到。

隻見廣場上的五條方隊袁氏族人有節奏般激發法力構成陣法光幕,五條陣法光幕就形成。五個方位分別是乾、坤、巽、艮、兌。

融陣,接著武堂長老大吼到;

五條光幕如同觸手般不斷在五條方隊之間橫穿交叉,最終形成了一個巨大五角星,這就是袁氏家族的(鐵甲垂雲劍陣)一種攻防一體的大型劍陣。

“凝劍”。

下方的四十餘人齊齊結法印符文,在五角星的中央逐漸形成了一柄巨大銀光法劍,感其法力波動,都達到三階法術了吧。三階那是築基境強者才能施展的術法吧

如果由五位築基境強者來主持陣法的陣眼,連藏丹境老祖也要避其鋒芒,不過袁氏族人沒人見過施展《鐵甲垂雲劍陣》對抗藏丹境老祖。

“化劍”

隻見巨劍分化成九柄法劍,又化成九九八十一把千雨劍,在五大方隊的頭頂上方突兀的出現黑物,法劍化成五道流光激射目標。

這期間不過用了十息的時間罷了,。

演練到此結束,武堂長老到;

五方隊之人也收了法力,陣法光幕也逐漸消失。同時廣場飛落了幾名氣泉境後期的執事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