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明*理高屋建瓴的指引下,白天雷開始了這方麵的思考和探索。
是呀,總*說得沒錯!我們的集體經濟,在培育小型資源型加工型企業方麵的確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顯示出發展的疲遝性!畢竟,過去,河莊的人員較少,企事業單位也很少,經濟活動不太頻繁。
可是,經過改革開放後的突飛猛進,河莊村已經完全變樣!尤其是明*視察河莊後,河莊村聲名鵲起!
大小工廠企業,有十幾家!外來務工人員竟然有一千多人,還有不少別村社員群眾,雖然沒有在河莊村辦企業務工,但是,他們看到,河莊經濟活躍,人口眾多,消費群體很大,加上明*視*河莊帶來的巨大廣告效應,前來河莊做買賣的人少說也有千把人!
這些人來了以後,主要是來辦小商店,小飯店,理發店,修鞋店,裁縫店,肉菜市場。他們給河莊村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同時也活躍了河莊的經濟,對工業為主的河莊經濟有益的補充!
可是,人口的增長,經濟的活躍,也帶來了,社會管理的難度。企業的發展,也讓白天雷有了事必躬親後的力不從心感!所以,對河莊經濟的改製也就逐漸提上了日程!
如何改?怎麼改?改成什麼形式?這是困擾白天雷的大問題!
剛好考上大學的白相生,成了白天雷的一個好幫手!因為他上的是江北大學地理係,學習的就是城鄉規劃專業!
當初白相生考大學報考誌願的時候,白天雷特意給他選擇了這樣一個專業,目的就是想讓他學成後回村服務,好好地將河莊村規劃後,建設好。對於明*理提出的工廠改製問題,白天雷也特意問了自己的兒子白相生。
“相生,明*理說了要實現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分離,以此來適應河莊新形勢下經濟的快速發展,極大的調動廣大幹群的工作積極性。你怎麼看?如何實現?”
白相生不假思索地說道,“總*說得很對,我們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的真諦,就是要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讓農民擁有自己的承包地,想種什麼種什麼,擁有極大的自主權,以此來調動大家的積極主動性!我們村之所以沒有分,是因為我們主要依靠工業,不依靠農業,農民對土地的需求不是特別渴求!
“但是,現在我們村的工廠已經有十幾家,每家工廠商戶小的有幾十個人,大的有一二百人,規模已經相當大了,如果我們依然堅持現在的村委會管理所有工廠,這必然會不利於工廠的進一步發展壯大,也不利於調動這些工廠負責人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