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食堂改革(1 / 2)

到學校後,在對學校整體運行情況,進行一段詳細調研的時秉秋,決定先對食堂的運行進行改革。畢竟隻有先解決了全校師生生活上的不滿,大家才會將精力專注於教學工作。為此,他首先組織學校相關的人員到一中進行了一次參觀學習。

一中的食堂實行的是分餐製。也就是說,學生到食堂後,根據自己的需要憑飯票現買即可。這樣的形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夥食花樣多,學生浪費少。尤其是高中階段的學生,由於學習精力消耗較大,如果營養再跟不上,可能好多身體素質不好的學生會吃不消。他也見過不少家長時不時地,到學校給孩送點好吃的過來,但這畢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但他也同時擔心食堂按照分餐製的模式進行改革,會增加學生們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麵這種運行模式,食堂的運行壓力也會增加很多。目前食堂中師傅的人數,能不能滿足改革的需求,他覺著都需要進行一次專題研究,隻有把這所有的情況都摸清了,再實施比較穩妥。

正是基於這種考慮,他決定先組織召開一次後勤改革專題會議。並把會議召開時間定在周二的上午。為了保證會議取得自己希望的效果,時秉秋又決定把學校總務處郝天河處長叫到辦公室,和他商量一下會議的相關事宜。

當然在郝天河的心裏,他也清楚校長為什麼找他。而在這之前,他也專門琢磨了一段時間,並結合自己平時工作中的體會,以及發現的問題,都以清單的形式,逐一並詳細地列了出來。

在所列的問題清單之中,他認為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麵的問題,而要想達到改革的目的,就必須將這些問題進行解決。

1、食堂目前的場地滿足不了學生就餐的需求。在以往的模式下,食堂隻要有做飯的地就可以了,但如果想改成分餐製,則必須增加對外售餐的窗口;

2、食堂工作的師傅人數還滿足不了工作的要求。尤其是增加售餐窗口後,起碼還得增加窗口賣飯菜的工作人員;

3、食堂現有的做飯設施滿足不了製做需求。如果想要增加飯菜的花樣,就必須要增加食堂的設施才行。

現在校長叫自己過去,專門商量食堂改革的相關事宜,自己就必須把想到這些問題向領導彙報清楚。因此他趕緊拿起自己的工作筆記,朝校長辦公室到走去。

到了校長辦公室後,郝天河沒等時秉秋問他,就主動問了一句:“校長,您是為食堂改革的事找我的吧?”

時秉秋笑了笑,說:“對啊,那你對這件事有什麼想法啊?”

對此早有準備的郝天河,隨即就把自己心中最為擔心的三個方麵問題詳細地做了分析。時秉秋則邊聽邊點頭,也不時問一些自己想到的問題,比如學校師生對食堂的改革,會持有什麼態度之類的問題,二人在不知不覺之中,交流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

在對各方麵的問題作了分析之後,時秉秋最後對郝天河說:“這樣吧,郝主任,你回去先集中精力,牽頭著手組織咱們的食堂改革大會,並明確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必需參加。另外再選部分的師生代表,總務處和食堂的師傅代表參加,也讓大家提前對自己感興趣和擔心的問題準備一下,以便在大會上進行討論,這樣起碼能讓我們打一個有準備的仗。”

對校長的要求連連點頭的郝天河,當即表示一定做好此次會議的準備工作。看著郝天河起身離去後,時秉秋自己也站了起來,背著手在辦公室內轉了起來。對他這個一校之長來說,其他事情都容易解決,或者說可以安排相關專職人員去做工作,但對食堂改革所必需的經費,則就必須由自己來想辦法,但要想做成這件事又談何容易!

就在時秉秋滿腦子想這件事的時候思,他辦公桌上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時秉秋轉過身拿起電話剛想問是誰,就聽電話那邊說道:“老時啊,告訴你個好消息,你上次說的你們學校食堂改建的費用可能有著落了。”原來是縣教委吳主任的電話。

“是嗎!怎麼回事,你快跟我說說。”時秉秋有點焦急,這真是想什麼來什麼啊。

“是這麼回事,今年咱們縣財政按上級要求加大教育投入,這樣可能有一筆資金到帳,縣裏要求各學校盡快列出本校的急需解決的項目,好上會研究,我考慮你們學校食堂這事應該有戲,你們趕緊拿個詳細的報告報上來,以便爭取啊。”

“太好了,我們一定及時把這個報告報上去,如果能給我們點資金就解決大問題了。”時秉秋興奮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