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座談謀劃(1 / 2)

高考正在漸漸靠近。

此時的豐小凡並沒有和其他同學一樣感到緊張,反而內心越來越平靜,他的這種平靜來源於對自己三年努力的自信, 也來源於自己對未來的一種期望。

而孫小珍卻處於和豐小凡完全相反的內心世界當中。她始終無法建立對自己的信心,整個人也處在了較重的迷茫之中。她不知道該怎麼抉擇,也不知道該走向那裏。豐小凡的鼓勵和安撫也無法讓她調整這一心態,因此她也不願意敞開自己的心扉。她擔心豐小凡的開導,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會打擾到他的學習,而這也是孫小珍不願意看到的。

對時秉秋來說,他心裏很清楚,對於六中這樣一所大家眼中的普通高中,目前的高考體製對高三這些孩子來說,可能也隻是一種選拔。也許當這種選拔過後,仍會很多的孩子要麵臨人生的一次重大選擇,去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就業道路。當然這種道路的尋找,對農村的孩子來說,又是何等的不易。

也正是由於心存顧慮,在思來想去之後,時秉秋決定就自己學校高三學生的現狀,向縣教育局提交一份專門的報告,看看是否能夠找到一個突破口,也給孩子們一條新的可靠途徑。

報告的撰寫讓時秉秋動足了腦筋,他把學校近十年高三畢業生的去向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又對今年高三學生的現狀做了說明,指出雖然有希望在高考當中,呈現出一片曙光,但對困難也要有充分的認識,因此最後他又提出建議,希望縣教育局能夠牽線與相關企業進行協商,給部分學生們提供一條踏入社會的道路。

當報告提交到縣教育局後,王德清局長被這份報告的內容徹底給打動了,按照以往慣例,學校從來沒有在高三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上動過腦筋,也沒有部門就此議題進行過研究。沒想到一所普通高中的校長竟然把工作想到這一層次,而這確實有點打動他的內心。

思來想去,王德清決定親自到六中去走一趟。

得到通知的時秉秋很清楚王局長這次來六中的主要目的。可是倒底用什麼形式來向局長彙報這件事情,才能達到既讓上級部門弄清楚學校應屆畢業生的現狀,又讓學校應屆學生把自己的需求表達出來的目標,這還真是為難住了這位校長。合計來合計去,他決定就此組織一次專題討論會。

為保證此次討論達到預期的目的,真正把老師們的想法和學生們的需求搜集起來,時秉秋把教務主任劉誌豐叫到辦公室,詳細說明了自己的思路,讓劉誌豐盡快拿出一個組織專題討論會的方案。

劉誌豐聽完校長的要求後,有點反應不過來,他隻是瞪著眼看著時秉秋,半天沒有反應。時秉秋被他的樣子逗樂了,順口問道:“怎麼了?沒聽明白啊?”

聽校長這麼一問,劉誌豐這才回過神來,趕緊說:“是有點不太明白,咱們這是要為孩子們找工作嗎?”

“也可以這麼說,咱們學校目前的升學率還處於一個極低的水平,我們無法保證明年能有一個非常大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的孩子高中畢業後就走入了社會,我不知道咱們國家未來會怎麼樣,但就目前來說,高中畢業也算是一個挺高的文化層次,如果我們能夠找到一個有效的途徑,給孩子們一條踏入社會的道路,對我們來說也算是做了件大事。”

聽校長這麼一說,劉誌豐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隨後又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說到:“校長,您放心,這件事我一定辦好。”

在校長麵前做了保證的劉誌豐,為真正做好這件事情,他的第一反應是在教務處內開個小會,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看看有沒有好一點的辦法和主意。

他先利用早晨交班的時間,把校長交辦的這個任務進行了說明,並希望大家多出出主意,真正把這項工作完成好。

教務處所有人員聽劉誌豐這麼一說,第一反應也是全部愣了,但隨後又都興奮起來,大家都說:“目前在我們學校的升學率不高的情況,給沒有希望考入大學的孩子們提供一條出路,這才是真正為孩子們辦實事,尤其是學校學生還大部分都是農村的孩子。”

“那大家都幫著出出主意,讓咱們把校長交辦的這項工作真正地做好,也為咱們學校師生做點實事。”

當劉誌豐把意見收上來進行整理後發現,大家都認為要想辦好此次座談會,首先還是應該向老師和學生家長征求意見。這樣做的好處是既能把大家真正的需求和建議搜集上來,又能避免打擾高三學生正常的學習秩序,給學生造成幹擾。對老師征求意見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而征求家長意見最好還是召開一次家長座談會,這樣既能反映出學生們的需求,又能避免打擾他們正常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