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焦孟不離心靈相通(1 / 2)

曹仁傑帶著李拙來到了天截山東沙漠的邊緣。四傑中的其他三人旋即也都一齊現身。

四人默然站定方位,圍城一個方形,各念著玄訣。跟著在硬質地麵抬出一個石台法陣,現出一片光幕。石台中央突然出現一個黑點,開始抽取光幕。法陣內的所有人如一片直麵,隨著光幕融進了黑點。

曹家四傑和李拙在一陣目眩神迷中,驟然出現在了天截山西的一處石台上,隻是李拙對這一切一無所知。

曹仁傑一刻不停,帶著李拙飛進了明宮,將他安置在既定的房間後,連麻袋也不解開,竟飛也似的逃離了李拙。

李拙套著麻袋坐等許久,未聞動靜,卻因害怕始終不敢取下袋子,直到饕餮問候李拙母親,他這才小心翼翼取下。

房外門口,映著兩個威武雄壯的人影,若隱若現透發著一股恐怖的氣息。這讓饕餮主動打消了勸李拙逃跑的念頭。

李拙在重重疑問中,還想寄希望於饕餮能夠提供分析解答,饕餮傳達了一個翻白眼的情緒。

“你小子好不容易劍術入門,怎麼仍舊是個超級麻煩不斷上門的主。”饕餮哀歎命運不濟,嘲諷道,“我和你是孟不離焦,焦不離蒙,你都不知道誰要抓你,我怎麼會知道?”

李拙有點不好意思嘀咕道:“不是每次都能逢凶化吉嗎?你看上次還因禍得福了。”

李拙的反駁略顯蒼白,他知道饕餮能感應到他的心聲,所以當下發誓要勤奮自強。當然他知道光顧勤奮沒用,還要靈活,按李思遠所教,練功還要看時辰,時辰不對,還可能反受其害害。

他是有了心神出竅的教訓,所以很願意相信李思遠的教導。當下既不是練功時辰,又實在無事可做,就張著手仰躺倒在床上。背剛觸床,後腰被一硬物硌得一陣生疼,伸手去摸,才想起腰間還別著碧綠葫蘆。

那葫蘆被鐵三少說是用來裝沙,隻是看形狀大小,實在是容不下多少分量。李拙取下葫蘆,立在桌上。一念生起,金矢沙盡數滲出肌膚,往葫蘆口內飛去。

那金矢沙密密麻麻,裝進葫蘆裏,卻如石沉大海,無聲無息。李拙拿起葫蘆搖了搖,似乎沒增加多少分量,也聽不到預想的沙沙聲。

這越發激起李拙的好奇心,非要探個葫蘆乾坤。於是凝神靜氣,一運氣,金矢沙還真有了感應。李拙想:“這沙子如果感應隨心,是否也猶如我的第三隻手,能把這葫蘆內部‘摸出’個所以然來。”

他這樣一想,立刻聚集沙子,沿著邊緣一路下探,許久方才見底。隻是這沙子雖可說是第三隻手,隻是在葫蘆內,隻能說是盲人摸象,摸了半天,腦中也隻是有個抽象而模糊的概念,具體去描述,又不知所謂。

李拙又想:“倘若心元若附其上,必定和親眼所見相同,隻是流沙如何能固住心元。”想到這,他了倔強,非要把這群鬆散的金矢沙凝成一個小人不可。

李拙自被人虜來,除了門口兩個人影,就不再見過他人。他也是既來之則安之,也心無旁騖。也不知過了多久,終於勉強凝出一個實實在在的小沙人。

沙人是他根據自己的樣式所凝。人物雖小,卻也是五髒六腑俱全。這也虧李思遠的傳授,時間雖短,也算對自身的結構知道個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