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誰,艦隊的軍兵在上岸登陸的時候防護力量是最為薄弱的,陸兵帶著的戰船數量遠遠少於荷軍戰船,要以少打多,不能硬碰硬的衝上去,在海麵上跟荷軍拉開架勢大戰一場,那這樣就算陸兵有通天的本事,照樣也是要被虐成菜的,所以他一直在半路上琢磨荷軍的破綻。
而本來海峽兩側山頭上的伏擊完全可以讓荷軍艦隊露出來破綻的,但卻因為阿敏提前開炮,驚醒了荷軍頭目,導致這個計劃功虧一簣,半途夭折了。
而當接到斥候發來的情報,聽說荷軍即將發起登陸作戰的時候,陸兵心裏便有了一個大膽的應對計劃,這個計劃打得好的話,照樣也能夠將這群從印度果阿支援過來的敵軍艦隊主力包圍在海峽附近,打得好的話,估計能夠將這些荷軍戰船全部擊沉消滅在此地。
戰爭中出現的變數實在是太多了,就算是陸兵照樣的久經沙場之老將,又有安東尼奧和手下參謀的輔助,有時候考慮不周,猝不及防的事情還很多,怪不得阿敏這樣的初出茅廬之人,犯錯就在所難免的了。
而要贏得戰爭,指揮官要善於將不利的態勢轉變為有利的態勢,也就是能夠從危險中發現機會,並且牢牢的抓住它,取得先機,從而贏得勝利。
而這次陸兵就利用了海峽伏兵的失利,馬上判斷出來荷軍艦隊即將登陸上岸,於是就將計就計,順水推舟,決定由自己牽製住海上的荷軍艦船,讓薩爾瓦多的鐵甲軍和氣球突擊隊引誘上岸的荷軍士兵,將他們圍在海峽後麵的那個大盆地上,實現水陸分割包圍,再聚而殲之的戰術目的。
而這樣一來,將大批軍兵送上岸去的荷軍支援艦隊的戰鬥力將大為減弱,陸兵帶著的艦船雖然數量少,但戰力強悍,速度快,火力猛,船上水軍的戰鬥意誌也很高,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跟荷軍戰艦打一場海上決戰的。
而陸地上的較量,陸兵則不擔心,因為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來講,兩千鐵甲軍加上薩爾瓦多的氣球突擊隊,對抗數千匆忙上岸登陸的荷軍水兵陸戰隊是完全沒有什麼壓力的。
陸兵之所以對薩爾瓦多統領鐵甲軍如此放心,倒不是他對薩爾瓦多的指揮能力高看,而是在海峽後麵的那個大盆地上,完全就是刀槍不入的鐵甲軍的天下啊,到那時候,海上的荷軍戰船已經被自己的戰船拖住,當然騰不出手來為上岸的荷軍提供炮火支援和掩護。
沒有了海上戰艦炮火支援的上岸荷軍士兵在刀槍不入的鐵甲軍的陣型麵前,根本就沒有什麼還手之力,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鐵甲軍的陣型將他們包圍起來之前,有時間逃到海邊跑回自己的戰船上去。
但這個可能性是很小的,薩爾瓦多的氣球突擊隊可不會眼睜睜的看著這些荷軍士兵有機會跑回自己的船上去的。
陸兵此刻已經完全接管了蘭芳軍的所有指揮權,連伍執政此刻都在不斷的執行著陸兵通過信鴿傳來的軍令,整個蘭芳已經被這場大戰完全帶起來了。
這是陸兵希望看到的結果,沈浪那邊傳來消息,拉威已經成功的從荷軍的包圍之中逃出去了,巴達維亞港口的荷軍被沈浪他們一陣襲擊後,已經追擊了上來,目前沈浪正帶著手下朝三寶港附近的預設地區撤退,跟陳興和李杲他們的蘭芳大軍彙合。
沈浪還傳來一個消息,那就是荷蘭人派人來要求停戰,還說這次是他們跟拉威之間的事情,要蘭芳不要插手,否則一切後果由蘭芳獨自承擔。
沈浪詢問陸兵到底要不要跟荷蘭人和談,他表示自己已經拒絕了荷蘭人的和談要求,請陸兵馬上下達指示,否則時間一長,他們那邊不好辦了。
陸兵急忙發消息給伍執政,詢問他對和談的意見,伍執政表示,在戰時,一切由陸兵來主持,由陸兵來決定!
陸兵一看伍執政倒是省心,他要做甩手大掌櫃了,這種事情也要自己來決定,這可不行,自己遲早是要走的,這個事情得由他和部下來做決定的,長期養成這個習慣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