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或許有無緣無故的恨,但絕對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白玉太學之所以在劉海回來之前就出這麼大的力氣,推他進學術委員會,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劉海發表在《五行學術》的論文中的一個細節。
在論文作者署名上,關於“劉海”的前綴標簽,他第一個寫的便是“陽州白玉太學丹藥學院”,第二個才是“陽州華海實驗所”。
同時在論文作者通訊地址一欄,填寫的也是“陽州白玉太學丹藥學院”。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細節,並且確定劉海會返回陽州之後,白玉太學才出大力推動他進入學術委員會。
從飛船場到白玉太學的路上,劉海想明白了這些內在關係,所以才會特意和朱梁理說那句感謝的話。
如果劉海沒主動說那句感謝,或許朱梁理或者白玉太學其他什麼校領導,還會另外再找機會跟他說明。
能成為陽州學術研究院院士,並且直接成為學術委員會委員,對劉海而言,絕對是一個意外的大收獲。
“必須保證這件事順利進行。”
前往四合院的時候,劉海在心裏這樣想著,同時也在總結這趟古蘭州之行的收獲。
第一個最大的收獲無疑是成功的在神級學刊《五行學術》上發表了教皇獎級別的學術論文,讓五階學者的位格成為囊中之物。
第二個大收獲則是給這次參加學術論壇的頂尖學者們,尤其是像嚴星教授這樣的諸多學術大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讓古蘭州等神州民眾和其他州的很多民眾知道了“陽州劉海”這個天才學者。
第三個就是陽州科學研究院院士和學委了,這個意外之喜還需要認真對待,不能讓餡餅給飛走了。
第四個則是二轉靈丹萃取定式解決後將帶來的豐厚獎金。
第五個和第六個是隨著關於自己的報道在陽州傳播,自己在陽州將取得越來越大的名望,以及隨著自己在論文中的署名傳開,華海實驗所也將初步在學術界獲得一定的名氣了。
……
“華海實驗所那邊現在是什麼情況?”
想起試驗所,劉海向開車的顧寧問了一句。
“實驗所那邊現在可熱鬧了,每天都有學者來投簡曆,也有很多製藥商團上門尋求合作。”說到華海實驗所,顧寧有點眉飛色舞。
“來投簡曆的學者多嗎?”
“您的論文在《五行學術》上發表之後,這些天投簡曆的非常多,聽老秦說已經收到超過三百份簡曆了。”顧寧說著,又提到了另一個事:“這次本來老秦和沈學者也想來飛船場接您的,不過他們怕您批評,所以就沒來。”
“怕我批評?”
“他們是這麼說的,其實我覺得不完全是這個原因,主要是不敢麵對您,您現在這身份畢竟不一樣了嘛。”
劉海聽了不由想笑,不過也能理解,自己這一趟出去,在世人眼中,身份的確變化的有點大。
以前頂多算是一個天賦奇高的少年學者,可如今,卻成了有資格問鼎教皇獎的存在。
以前再厲害,也隻是二階學者,可如今,五階學者已經是囊中之物,整個陽州目前都隻有四個五階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