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整個洛陽籠罩在霧蒙蒙的雨之中,帶著一絲絲壓抑與彷徨。
最近一段時間,發生了太多的事,從何進被殺的那一起,洛陽的人們就陷入了惶恐之中,緊接著又是皇帝失蹤,奸臣董卓霸占洛陽、毒殺太後、殘害百官、魚肉百姓……
這一樁樁、一件件突如其來的禍事,壓得人們透不過氣來,好不容易等到了撥雲見日的一——劉戰強勢誅殺董卓,剪除其黨羽,卻沒有等到想要的結果,人們又陷入了彷徨之中,不知明日將會如何……
這其中,最為急迫的當屬朝中百官。百官所急,其實也是百姓所急——擁立劉戰入主皇宮、登基為帝。這一次,腐朽的東漢官場史無前例地代表了一次民意,真真正正的與百姓想到一處去了。
相比百姓自發撰寫的“萬民書”,官員們更為賣力,他們每都會到聽雨軒外麵跪伏請願,請劉戰出麵拯救殘破不堪的大漢,請劉戰出麵力挽狂瀾、拯救黎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鄭百姓懇請劉戰稱帝的“萬民書”,也是由官員們負責護送到聽雨軒內的。
整個洛陽,奇跡般地官民一心的局麵,他們都在盡自己的最大努力,請劉戰登上皇位。
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主,本著堅持到底的信念,官員們又一次自發地來到了聽雨軒外。今這次已經是第八次了,前七次都被劉戰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官員們已經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如果今劉戰再不答應,那麼,他們明還會接著來。
今與往日不同的是,往日沒有百姓前來,今日在官員的後麵卻跪滿了百姓,他們大多是城中的百姓,另外一部分是從城外而來的百姓。
聽雨軒門前的街道上,跪滿了人,他們默不作聲,隻是埋頭祈禱,希望劉戰能夠回轉心意……
如此難得一見的一幕,繪成了一副奇特的畫麵,畫麵仿佛凝成了四個大字:
民!
心!
所!
向!
如此壯觀的一幕,偏偏公不作美,下起了連綿的雨,正如人們多日以來的心情——彷徨又無助。反過來,濃稠的雨幕恰恰也向劉戰表明了人們請他登上那個位置的決心與信念!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四周一片寂靜,除了淅淅瀝瀝的雨聲。這雨也是“看客下菜”的主兒,前些日子隻有官員來的時候,它不下,今百姓來了,聲勢空前浩大了,它就來了。
就這樣,官員、百姓、及時雨,三方共同地努力著,期望劉戰再日答應。
“吱呀——”
聽雨軒的門開了,劉戰神色凝重地走了出來,身後跟著荀攸。
他先是看了看一眼望不到頭,跪在雨中的人們,然後緩步向前幾步,麵朝人海,深深一躬,朗聲道:“戰何德何能,竟受如此大禮!諸位都起來吧,我答應大家便是了。”
話音剛落,人們紛紛站起身來,高呼“萬歲”,很多人喜極而泣……
“潁川王終答應了,太好了,大漢有救了!”
“是啊,潁川王忠於朝廷的心,蒼可鑒哪……”
“聽了嗎?潁川王是先帝的親弟弟,他來當皇帝,完全沒有問題!”
……
眾人高忻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相互拱手道賀,慶祝這一喜悅的消息。
荀攸站在劉戰身後,心中掀起驚巨浪……主公的人望竟達到了如簇步!若主公真的能登上帝位,必定能安撫下,振興大漢,建太平盛世。
看著激動的人們,劉戰有些恍惚……他本不想插手朝廷的事,他本想打破這個腐朽的王朝,建立一個新的國度。如今,少帝劉辯不知去向,國家無主,群臣迷茫,最終受苦的還是廣大的百姓。這,是劉戰不願看到的,作為受過社會主義教育的他,最見不得百姓受苦……
劉戰沒想到一向堅持己見的自己會改變大的謀劃,不過這也沒辦法,自己確實被他們打動了。劉戰抬手示意眾人安靜,朗聲道:“本王雖答應暫理國事,但有一條件,那就是,本王不做皇帝。待尋得少帝,本王就會還政於少帝。”
眾人一陣沉默,每個饒臉上都寫滿了失望,他們來到聽雨軒就是想擁立劉戰為帝,現在聽劉戰不做皇帝,怎麼可能不失望呢。
四周再一次陷入了沉寂,突然,風停雨住,太陽慢慢地探出了腦袋,像是對劉戰的話的一種認同。
劉戰抬頭看,嘴角微微上翹,接著道:“蒼已然同意本王的法,大家就不要為難本王了。”
眾人先是一愣,隨即發現太陽出現了,雨不知幾時停了……
這是?蒼的應允嗎?
是了,一定是了!
眾人幾乎同時反應了過來,再次跪在濕漉漉的地上,齊聲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