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稚接過展開觀瞧,不出所料,公孫瓚戰敗,劉備三兄弟及時趕到,擊敗袁紹。
劉稚看著戰報仔細想了一下,公孫瓚戰敗,下一步會怎樣?
劉稚派出大量斥候探聽各方消息,公孫瓚與袁紹開戰,絕對影響巨大,就看下一步的走向會如何。
卻說袁紹與公孫瓚相持不下,有人報知董卓。
李儒對董卓道:“袁紹與公孫瓚,亦當今豪傑。現在磐河廝殺,宜假天子之詔,差人往和解之。二人感德,必順太師矣。”
董卓聽從李儒之言,次日便使太傅馬日、太仆趙岐,奉詔前去。二人來至河北,袁紹出迎於百裏之外,再拜奉詔。次日,二人至公孫瓚大營宣諭,二將講和。
馬日、趙岐二人自回京複命。公孫瓚即日班師,又上表推薦劉玄德為平原相。平原令隻管一個縣,平原相卻是掌管一個郡,這一來劉備就有了屬於自己的地盤。
劉稚得報,心中感歎,有公孫瓚幫襯,劉關張雖在伐董卓之戰中沒有表現機會,但是,劉稚終歸不是普通人,還是得到平原相這個重要職位。
下一步會怎樣?隻怕自己的好日子到頭了。
袁紹擊敗公孫瓚,並沒有回鄴城,也是駐兵渤海郡,想要幹什麼?
劉稚立即將謀士們招來議事。
劉稚先轉回寢室,甄道正瞪著大眼睛看屋頂,素手抓住被角,香唇含笑,眼角眉間風情無限,見到劉稚進來,甄道立即想起適才自己被劉稚哄得不知道東南西北從了劉稚的荒唐事,羞得全身發燙。
看著甄道紅撲撲的嬌豔小臉,劉稚真不想去議事,而是留下來繼續收拾甄道,但是,必須忍住。
“盛兒,你先休息,我去去就來。”
甄道羞答答的道:“世子,是不是又出事情了?”男人這個時候去議事,絕對出了大事。
劉稚笑道:“白馬將軍公孫瓚名不副實,被袁紹擊敗,我要去商議一下,袁本初下一步打算做什麼。”
甄道輕嗯一聲,“我去準備宵夜等世子歸來。”
“好,等我回來吃。”
袁紹擊敗公孫瓚意義重大,董卓派人勸和,而二將竟然聽從,說明之前伐董卓之舉已經煙消雲散,中山處於公孫瓚和袁紹之間,袁紹篡奪冀州牧一職,劉稚就成為他的眼中釘肉中刺,誰的轄區內有這樣一支軍事力量,也會想辦法除掉。
田豐道:“啟稟世子,公孫瓚新敗,不會對世子構成威脅,唯一可慮就是袁紹,袁紹也會把世子作為對手,世子擁兵二十萬,實力並不比公孫瓚差多少,所以,袁紹必會除世子而後快,此時他陳兵渤海郡,就是有所圖,我軍必須提前做好防範。”
顏良道:“世子,末將看來,既然要打,就不如主動出擊,末將願率領一支兵馬向袁紹發起進攻。”
文醜道:“三弟之言正合我意,世子,打吧!在酸棗城末將就看袁紹不順眼,打就打,看袁紹有何過人之處。”
這叫先下手為強,顏良文醜意見非常一致。
劉稚道:“二哥三哥言之有理,但是,兵凶戰危,不可隨意動動刀兵,奉孝,你怎麼看?”
郭嘉道:“世子,臣並不讚成主動向袁紹發動進攻,這在大義上會讓世子處於下風,韓馥這個冀州牧若是向世子發出隻言片語,世子也可高舉大旗,剪除袁紹,現在世子發兵,會讓袁紹處於有利位置,袁紹散播言論:世子好戰嗜殺,這對世子的名聲將會有極大的打擊,不利於世子發展。
所以,臣以為,第一,積極備戰,隻要開戰就是決戰,第二,派出大量斥候,將所有情報摸得一清二楚,不能有任何死角,其三公孫瓚雖然新敗,但是他的軍事實力一點沒減少,臣以為,應該加強聯係,公孫瓚新敗,世子主動聯係,會讓公孫瓚沒有拒絕的理由。”
劉稚雙目微閉,細細思索,然後向徐庶、諸葛瑾道:“元直、子瑜何意?”
諸葛瑾道:“世子,臣支持兩位大人之言,全麵積極備戰備戰,一旦開戰,即化被動為主動,給與敵軍沉重打擊。”
劉稚點頭,諸葛瑾等於又加深一步,最後還有徐庶沒發言,看到劉稚看過來,徐庶笑道:“世子已經胸有成竹徐庶無需再多言,而且三位同仁已經分析的非常清楚,現在就等世子令下。”
劉稚笑叱一聲:“滑頭!”然後笑容一收,“對付袁紹絕對不能手軟,而對於公孫瓚,我卻認為有更好的辦法,我說出來,大家議一議,我認為:聯手劉虞。”
眾將聞言,沉默不語,稍頃,郭嘉一怕大腿:“世子高明!臣歎服。”
劉稚此舉的高明之處,首先在於:劉虞乃是幽州牧,名正言順,其次,劉虞和劉稚都屬於漢室宗親,在心理上就有先天的親近之感。其三,劉虞和公孫瓚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