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軍進攻太行關?”張濟得報,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其他的關口可以不理,太行關可不敢被中山軍得去,中山軍一直沒對太行八徑下手,怎麼忽然改了章程?什麼情況?
張濟道:“速速將文和請來。”
這個文和是何許人也?
這個文和可不是簡單人物。文和隻是他的表字,他的全稱是賈詡賈文和。
賈詡字文和,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初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後,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李傕等人失敗後,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
官渡之戰時,賈詡力主與袁紹決戰。赤壁之戰前,認為應安撫百姓而不應勞師動眾討江東,曹操不聽,結果受到嚴重的挫敗。曹操與關中聯軍相持渭南時,賈詡獻離間計瓦解馬超、韓遂,使得曹操一舉平定關中。
在曹操繼承人的確定上,賈詡以袁紹、劉表為例,暗示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從而暗助了曹丕成為世子。黃初元年,曹丕稱帝,拜其為太尉,封魏壽鄉侯。曹丕曾問賈詡應先滅蜀還是吳,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征吳無功而返。
這樣一個厲害的謀士在太原郡,對於趙雲和郭嘉來講,可不是什麼好事。
不多時,賈詡到來,張濟忙將中山軍圍攻太行關之事講來,請賈詡出謀。
賈詡略略想了一陣,“將軍,某看來:這是中山軍的詭計,不管救不救援,都是一件為難事。”
張濟忙道:“先生此話怎講?”
賈詡道:“將軍援助,中山軍可在途中打埋伏,將軍不援助,太行關拱手送人。”
張濟大驚:“這可如何是好?”
賈詡道:“無妨,他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兩軍對壘,還得靠天時地利人和,太行關不能被中山軍得去,否則中山軍可長驅直入直達虎牢關,將軍必須救援。”
張濟很是疑惑的看著賈詡。
賈詡道:“要防止中山軍半路打埋伏,一是要派出斥候詳細探查可能藏兵之地,其次,我軍要做好充分準備,隻要準備得當,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張濟大喜:“多謝先生賜教。”
當下張濟點兵三萬,浩浩蕩蕩直奔太行關殺來。
張濟一出關,趙雲就得到消息,一聲領下,中山軍立即進入伏擊地點。
並州多山,當然不缺少打埋伏的地方,西涼兵多為騎兵,中山軍多是步兵,當然要好好計算一番,否則步兵對陣騎兵,這是找虐。
“啟稟將軍,西涼軍先頭部隊五千騎兵已經進入我軍伏擊圈。”
趙雲得報,“傳令下去,放過敵軍先頭部隊,繼續埋伏,不可泄露行蹤。”
“諾。”
先頭部隊就是探路的,若是與先頭部隊糾纏,就等於將自己暴露出來,別說打伏擊,不被別人消滅就算好事。
“啟稟將軍,大事不好,西涼軍先頭部隊向兩側射出大量火箭。”
“啊!”趙雲倒吸一口冷氣,心說:好厲害的張濟。
立即下令:“全線退出埋伏圈。”
埋伏區域多樹木,這要是被點著,中山軍豈不要陷身火海?
一聲令下,中山軍全部後撤。
“執行第二套方案。”
第二套方案就是預備方案,打仗,不可能隻要一套方案,真要出了意外,那還了得?
西涼軍先頭部隊,一路向兩側射出火箭,一路殺向前方,不多時,就殺出中山軍的設伏圈,道路兩側的山梁上濃煙四起,隻驚得野獸滿山跑,想埋伏也埋伏不成。
張濟率大軍向前,前方就是山穀出口。
正往前行,猛聽山穀兩側傳來一聲大響,就看到從山穀兩側的山崖下推下無數枯枝幹柴粗木,眨眼間就把穀口封住。
張濟見狀,急忙喝一聲:“衝過去。”
西涼軍呐喊一聲往前就衝。
就聽兩側一陣梆子響。
“梆梆梆???????”“嗖嗖嗖??????”
兩側萬箭齊發,射出無數火箭,就把堆積在穀口的幹柴點燃,幹柴粗木之上都有硫磺煙硝,蘸火就著,火苗子一竄老高,短短幾息之間,人就靠不過去。
張濟見狀,立即喝令:“後隊變前隊,前隊變後隊,撤!”
張濟撤走了,五千先頭部隊就成了孤軍,眼看穀口被大火封住,五千人馬一點沒憂鬱,立即快馬加趕奔太行關。
正往前行,就聽兩側殺聲四起,現出無數中山軍,張弓搭箭就往西涼軍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