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聞聽董卓要退往西涼,都默然不語。

臧霸道:“溫侯,我等家眷都在長安城中被困,若隨太師西去,家眷隻恐性命不保,不知太師可有提議?”

呂布緩緩看向眾人:“爾等都是何等意見?”

張遼道:“溫侯,去西涼容易,再回來隻怕不易,以溫侯之勇,西涼鐵騎之精,郿塢庫存之豐富,與劉稚大戰一年又何妨?因何要退?

西涼現在有馬騰韓遂駐守,若是遵從太師號令也就罷了,若不遵從如何?到那時若與馬騰韓遂開戰,劉稚趁勢來攻,我軍豈不要腹背受敵?我軍雖然沒有攻下長安,但是劉稚卻一直不敢出城作戰,就說明劉稚還怕西涼鐵騎之勇,此時退卻,卻不是上策。”

呂布看眾將,眾將都緩緩點頭,唯有高順不語。

“高順,你何意?”

高順道:“末將軍尊溫侯將令。”

呂布道:“也罷,某再去與太師商議一番。”然後呂布話鋒一轉:“劉稚派人去到我府上,言道要將我女娶為正妃,你等何意?”

眾將先愣後驚,張遼道:“此乃劉稚分化之策,溫侯不可上當。”

藏霸道:“我等家眷皆在劉稚手中,劉稚可予取予求,劉稚就算有分化之計,卻也是看重溫侯的勇武,此事說好就好,就壞就壞,隻看溫侯怎麼考慮。”

問了半天,還等於沒問,眾將意見相左,呂布敏銳感覺到:眾將家眷被扣在長安,是一個大問題。看來是要好好考慮一下這件事。

“你等先退下,待某仔細考慮一下。”

呂布在這裏頭疼,長安城中給劉稚出主意的徐庶正在跟劉稚把酒言歡。

“主公,您怎麼看呂布?呂布此番會如何打算?”

劉稚道:“呂布其人,雖然被世人語病,但,本將軍卻很看好他。

呂布不僅有勇有謀,而且禦下有方,能得人死力,性格果斷,有遠略,在機緣之下,或可成就一番大事業。

呂布有勇。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虎牢關前大哥二哥三哥三英戰呂布才將至擊敗,呂布之勇可謂天下第一。

呂布禦下有道,能得人死力。高順、張遼都是呂布手下的名將。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所將之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煉齊整,每攻擊無不破者,手下八健將更是勇將,呂布用人當有過人之處。

呂布英雄也,最終不能有所成,要看機緣。”

徐庶道:“主公是真的打算迎娶呂布之女?”

劉稚微微一笑:“想駕馭呂布,必須讓之心服口服,否則,就算以天子之尊,隻怕他也有反複之時,呂布此人,隻向強者臣服,必須文治武功都超過他,至少要與他並駕齊驅才可,否則,天下間,無人能真正駕馭呂布。不能令呂布心悅誠服,呂布早晚有一天還會反複。”

徐庶這回不解了:“主公之意??????”

“此次,隻是令呂布與董卓反目,不僅僅是呂布的家眷在長安,呂布手下眾將的家眷亦在長安,就看眾將在呂布心目中的重量,也看呂布能否真的徹底駕馭八健將。”

徐庶終於明悟:“主公高明。”

終於要到了與董卓辯分明之時。

手下將領其餘的事情有分歧,但是對於西去西涼卻是一致——不退!

其中原因有自身力量強大的自信,有對西涼不知前景如何的擔心,有對家眷的眷戀,妻子可以重來,兒子怎麼辦?去西涼容易,家眷一但沒了利用價值,等待他們的就是屠刀,不要認為劉稚做不出來,就算是換了自己,隻怕也會這樣做,這是戰爭,不是過家家。

當呂布說出自己的疑惑時,董卓大手一揮:“大丈夫何患無妻?西涼之外,尚有西域上百小國,美女如雲,諸位將軍想娶都多少妻子都可。西去西涼,這是戰略,眉鄔臣儲藏雖豐,但是戰略空間狹小,隻有退居西涼,才會大有所為。”

呂布道:“太師,西涼地廣人稀,不利於發展啊。”

“豐先我兒怎麼忘記西域百國?他們的總人口不下數千萬,我等父子若能征服之,就可自立為王,到那時,誰人還敢說我等誤國?”

呂布的心就有些動,廣大西域,上百國家,數千萬人口,大有所為之地。

回到自己的駐地,眾將正在殷殷等待,呂布緩緩說出自己的決定:“某決定隨太師前往西涼。”

眾將沉默不語。

呂布道:“西涼雖然地廣人稀,但是,再往西卻是西域諸侯,西域小國上百,人口數千萬,若征服之,我等就是開國之主,豈不勝過在此地裂土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