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道:“伯符,要想保住廬江郡,單靠死守不行,一定要守,必須保證廬江與丹陽郡之間暢通,不僅需要各種物資及時運送到位,還需要關鍵時刻能將我們的將士撤下來。不能來一個城滅人亡。”
程普道:“城在人在, 城亡人亡,隻有抱定必死的決心,才能守住廬江郡。”
周瑜微微搖頭:“曹軍十倍於我,實力強悍,廬江郡必會牽扯我軍一半以上的兵力,所以,要打算保住廬江郡,就要做好萬全準備,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曹軍折損幾萬人馬無所謂,我軍要是折損幾萬人馬,前景堪憂啊 。”
程普道:“豈止是堪憂?真要折損幾萬人馬,我等就要成為他人的盤中餐。公瑾說的這般清晰,不知有何妙計既能保住廬江,又能讓我軍減少損失。”
周瑜道:“長江之濱有一位大才,乃是遠近聞名的大富之家,其人 姓魯名肅字子敬,與某乃是莫逆之交,他手中有一個大型船隊,往來於長江之上,伯符要能請他出山,我軍往來長江南北就有了保障,進可攻,退可守,守城之要,不能將一座城變成死城,我軍有了退路,將士自然安心,有大船往來,各種防禦物資就可源源不斷的運抵廬江,依靠堅城,防禦充足,上下一心,曹軍久攻不下,自然會主動放棄。”
程普道:“魯肅?早有耳聞,真若能請他出山實乃我軍一大助力。”
孫策道:“既然如此,某就走一趟,請魯子敬出山,公瑾,咱們辛苦一趟。”
“願與君同行。”
簡短捷說,孫策與周瑜就來到魯家莊,來這裏一看啊,孫策直皺眉,為何?
就看魯家莊就跟一座小型城池一般,隻看這一點,就可以推測出魯肅的財力,這樣一位大財主想把他請出山,隻怕 不是一件容易事。
周瑜上前叫門,有戰甲整齊的壯丁從城牆之上探出頭來。
周瑜道:“我乃丹陽周公瑾,前來拜訪魯莊主,煩勞通稟一聲。”
壯丁認識周瑜,周瑜與魯肅交往密切,壯丁怎麼會不認識周郎?
急忙撒腳如飛往裏報信。
不多時,魯肅就接出來:“公瑾,前些日子聽聞你投了小霸王孫策,今日怎麼這樣閑在來我這窮鄉僻壤。”
周瑜笑道:“你這裏乃是世外桃源,怎麼不想接待我這俗人嗎?”
魯肅不禁大笑,目光就落在孫策身上,上下打量幾眼,魯肅道:“某猜得不錯的話,這位就是烏程侯之後孫伯符!”
孫策哈哈一笑,上前一禮:“正是孫策,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不知某可否能討得一杯水酒?”
“水酒一杯豈能待客?請。”
魯肅將孫策、周瑜讓進莊中,分賓主落座,真的上了一杯好酒。
酒杯往那裏一杯,立即香氣四溢。
“好酒。”孫策讚道。
魯肅微微一笑:“釀造好酒需要好料,還需時間,少那一樣都不可啊。”
孫策心裏就一動,魯肅這是話裏有話啊。
孫策就試探的問道:“當今天下大亂,先生有何看法?”
魯肅道:“古人雲:父母在不遠遊,家有高堂,魯肅隻想堂前盡孝。”
這是拒絕了。
孫策就那眼睛看周瑜。
周瑜道:“子敬,有道是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當今天下天子勢危,諸侯四起,晉陽王虎踞四州,威懾天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如今也在苟延殘喘,馬騰偏暗涼州難以成事,袁術無德,難以久安江東,今伯符順勢雄起,正是你我建功立業之時,子敬豈可如此故步自封?”
魯肅道:“奈何老母年邁,我豈可放心遠行?”
周瑜道:“既然如此,不如這樣,如今伯符戰據廬江與丹陽兩郡, 長江天險,往來需要大船,子敬可否為伯符提供大船?”
魯肅略作考慮:“可以。”
孫策很是歡喜:“多謝先生。”
送走孫策和周瑜,一人問道:“莊主久有出山之心,因何孫策來訪,莊主卻要推辭?”
魯肅道:“正如公瑾所言,當今天下風雲跌宕,想建功立業必須多方考量,否則,隻怕建功不成,反而丟了全家性命。”
那人點頭:“莊主意向何人?”
魯肅不答,隻是看向北方。
“晉陽王!”
魯肅微笑不語。
“既然如此,莊主為何還要答應為孫策提供大船?”
“兵凶戰危,誰也不敢保障一直一帆風順,丹陽與廬江既為孫策所占,在江上行舟就不免要跟他們打交道,結個善緣吧。”
“莊主厲害。”
且說孫策與周瑜,雖然沒能把魯肅請出山,但是急需的大船卻有了著落,如此一來,就能確保廬江的安全 ,雖然心中有遺憾,孫策還是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