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魯蓮氣鼓鼓的道:“大王,這家夥是不是刺客還不清楚,大王要小心呢。”
劉稚道:“她不是刺客,隻是想攔住我的馬頭。”
眾女已經得知此事,甄洛道:“大王,還是小心吧,廬江剛歸屬大王,誰知道有多少人不服大王的管轄。”
“也好,本王會注意,洛兒,你們先去休息。”
“諾。”甄洛一眾女子向著劉稚輕福一禮退往後宅,這時候,親衛軍將攔路者帶上來。
“小女子拜見大王。”攔路者噗通一聲跪倒,向著劉稚就磕頭,“大王,我娘冤枉啊。”
原來是個女孩子,隻是這打扮可不像個女孩子。
劉稚道:“你叫什麼名字?你娘被誰冤枉?”
攔路者道:“小女子名叫步練師,隨我娘逃難來到廬江郡,客居在小女子的遠房舅舅家,不想舅舅人麵獸心,欲強行霸占我娘,我娘失手打死舅舅,被舅母告進衙門,被判處死罪,請大王明察秋毫,還小女子母親清白。”
步練師?劉稚很是驚訝,不會吧?怎麼會遇上步練師?這個時代會有兩個步練師嗎?
步練師本是臨淮淮陰人,東漢末年,步練師的母親帶著她遷徙到廬江,後來廬江被孫策所攻陷,於是一起東渡長江。 因為出落得美麗而受到孫權寵幸,步練師在孫權的幾位妻妾中最受孫權寵愛。 步練師又因不妒忌人的性格,對孫權多有推進,故此能長時間地受到孫權的寵愛。 並為孫權生下二女孫魯班和孫魯育。
孫權後來當吳王,稱皇帝,都曾打算立步練師為王後和皇後,但朝中群臣都認為應該立太子孫登的養母徐夫人為皇後。孫權意在步氏,所以始終不接納群臣的要求,十餘年沒有正式立皇後。皇後一位雖然沒有給步練師,但宮內人士都稱步練師為皇後,而步練師的親戚上疏時都用中宮一詞稱呼步練師。
赤烏元年,步練師去世,大臣們依著孫權的心意,請求追封步練師皇後的尊號。同年二月,孫權追封步練師為皇後 ,追賜印璽和綬帶,並下策書。
劉稚想了一下,這個時候步練師確實應該在廬江,孫權跟著孫策去了許昌,跟步練師算是錯過了,嗯?劉稚忽然想起來袁氏女是誰,不禁暗自有些瞠目:不會這樣巧吧?
劉稚向高覽道:“高覽,你可知此事?”
高覽忙道:“主公,末將不知此事,這些事情自有廬江令處理。”
高覽是太守,主管廬江郡軍政大權,具體的事物自然有專門人處理,郡太守置諸曹掾、史。有功曹史,主選署功勞 ;有五官掾署,理功曹及諸曹事;有五部督郵書掾,以監督所屬各縣;有門亭長1人,主府門;有主記室史,主錄事和發出通知。閣下和諸曹各有書佐、幹,主文書。
郡國之下為縣,大縣置令1人,千石,其次置長,四百石,小者置長,三百石。掌治其民,勸善懲惡,理訟獄,禁盜賊。秋冬各計其戶口墾田、錢穀出入、盜賊多少,然後向所屬的郡國彙報。在縣令、長之下,置縣丞1人;縣尉,大縣2人,小縣1人。丞主文書,典管倉獄,尉主盜賊,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百石以下,有鬥食佐史之秩,是為少吏。諸曹掾、史,大致如郡掾。皆有主簿、功曹、獄掾,有縣三老,掌教化。
縣以下為鄉,大率十裏為鄉。鄉置有秩、嗇夫、三老遊徼。凡大鄉,由郡任命有秩1人,秩百石。小鄉,由縣任命嗇夫1人。皆主一鄉之事,了解民間善惡,定其徭役先後。了解民間貧富,定其賦稅多少。三老掌教化,凡忠孝節義,足為法式者,皆旌表其門,以倡導從善去惡。遊徼掌巡察,禁止奸盜。又有鄉佐,主收賦稅。
鄉之下為亭,亭置亭長,主求捕盜賊。尉、遊徼、亭長皆習五兵,即弓弩、戟、楯、刀劍、甲鎧。
亭之下為裏,裏置裏魁,掌一裏百家。裏之下為什,什有什長,主十家事。什之下有伍,伍有伍長,主五家以相檢察;民有善惡,以告監官。伍之下就是最基層的人民群眾。
像步練師所說的事情,根本就到不了高覽這個太守麵前,高覽不知情完全正常。如果這樣的事情都要鬧到高覽這個太守這裏,高覽還用做別的事情嗎?
高覽心中卻非常生氣,這樣的事情竟然鬧到自己主公麵前,那些官吏都幹什麼吃的?看回頭怎麼收拾你們,竟敢給老子上眼藥。
劉稚道:“高覽,我軍初得廬江郡,對於不服者,可斬其頭抄其家,但對於陽奉陰違者如何處置這需要你這個太守考慮周全。”
高覽冷汗下來了:主公這樣說就說明對自己治理廬江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