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軍大規模反撲,這在曹操的預料之中,曹操給曹仁的命令簡單:守住九江郡。
麵對強大又憤怒的晉陽王,絕不是件好事,留下底線跟晉陽軍周璿就是,揚州之戰,已經占足了便宜,沒必要一定把便宜全部占足,同樣,給青州韓猛、蔣奇的命令還這樣:守成即可,絕不貪功,進攻可以守城要難好幾倍,消耗也大得多,曹操這是玩的消耗戰。
晉陽王的底線是守住廬江郡,根本就沒想去打九江郡,兩人可謂不謀而合,所以,這張戰鬥打的不聲不響。
曹操立即反應過來:晉陽軍醉翁之意不在酒,晉陽王沒想準備打九江郡,而是要取江夏郡。
反應過來的曹操急忙給於禁送去消息,但是,沒等曹操的消息傳過去,晉陽軍已經把江夏郡圍得風雨不透水泄不通。怎麼辦?
曹操這回真急眼了,十萬大軍,加一個於禁,絕對不能這樣送給晉陽王,江夏郡可以不要,於禁和十萬大軍不能丟。
曹操左思右想之後,命令孫策加大對潁川郡的進攻力度,將樂進調過去支援於禁,同時通知劉備,請求劉備命關羽過江攻擊晉陽軍。
現在關羽財大氣粗,手握四十餘萬大軍,比劉備的兵馬還有多出一倍,關二爺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之時,關二爺要是率軍過江,隻是一個虛張聲勢就會讓晉陽王草木皆兵,在江北總共有多少晉陽軍?
劉備仔細考慮之後,給關羽下命令:過江。
大哥發令關二爺不敢怠慢,立即率大軍二十萬渡江而來。
現在江北劉曹共計大軍七十萬,而晉陽軍有多少?不過才二十五萬,基本上是對方的三分之一,還要進攻江夏郡,戰局對晉陽軍極為不利。江夏郡不僅僅是打不下來的問題,還有廬江郡很可能不保。
正當劉稚左右為難拿不定主意之時,有一個噩耗傳來——廬江士族造反。
這也在情理之中,之前劉稚在廬江把士族折騰得不輕,現在晉陽王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些士族要是不插上一腳,那才是怪事。
劉稚當機立斷:高覽撤出廬江郡向江夏郡靠攏。
高覽這一撤,曹仁立即率大軍進入,曹仁、樂進、曹純手底下滿打滿算可是有大軍四十萬,廬江防禦消失,劉稚將直接麵對四十萬大軍的威脅。
曹純聞聽大喜,立即命曹仁對晉陽軍進行反包圍。
高覽得報,立即向劉稚上書,要求對曹仁進行反撲。
劉稚輕歎一聲:撤吧。
劉稚親率親衛軍斷後,晉陽軍全部向襄陽撤退,這仗不能再打下去,再打下去的結果就是被七十萬大軍包圍。
晉陽軍這一撤,代表劉稚計劃中的江南戰略全部落空,曹劉大喜,晉陽軍這邊卻士氣低沉,自打晉陽軍出兵以來,不管什麼樣的對手沒見過?想當年麵對天下諸侯晉陽軍都沒敗,現在卻敗了。
劉稚將自己關在書房中,寫下一份自責書昭告轄區內的所有軍民。
“本王疏忽大意,致使江南戰略失敗,本王之過也······”
劉備和曹操也搞到一份劉稚的自責書,曹操嘿聲道:“晉陽王果然非常人。”
劉備看完劉稚的自責書,第一時間下令撤退,退出涼州。
劉稚這一手叫什麼?明著是自責,實際上是對晉陽軍的激勵,晚走一步,已經縮成拳頭的晉陽軍若是發力,自己深入涼州的這十萬兵馬隻怕回不來多少。
此一戰,徹底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劉稚也明白憑自己的力量現階段還不是劉曹聯軍的對手。
劉稚命黃忠、高覽、甘寧、李嚴、霍駿諸將率軍十五萬鎮守襄陽。
郭淮、田豫、陳蘭、雷薄率軍五萬前往漢中,在張繡麾下聽令,楊弘為軍師。
劉稚的意思很明確:絕對不能讓劉備和關羽碰頭,否則,劉備真成巨無霸。
看著眾將無精打采的樣子,劉稚笑道:“無非是打了一個敗仗而已,地盤我們沒搶到,金銀財寶可是一點也不少,揚州的財富本王可沒少拿,這一戰還是有收獲的。”
揚州富甲天下,府庫中更是金銀車載鬥量,劉稚這樣說固有說笑之意,也是實情。
劉稚還沒到晉陽,就給趙雲下令:不要再進攻青州。
趙雲抓住的戰略機遇很及時,曹軍絕大多數都在江北一帶和許昌,青州隻剩下韓猛和蔣奇的八萬兵馬,這時候要是打不下青州,等江北之戰結束,青州就更不好打了,所以,趙雲一直沒停,反而加緊進攻。
劉稚之所以讓趙雲停止進攻,就是因為青州長條狀的轄區所處的位置正好與徐州、兗州接壤,青州可以隨時被切斷,打過來容易,想保住不容易,劉稚接受江夏郡、廬江郡的教訓,對於這種長條狀的地區,現階段不再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