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真的被六十萬大軍包圍不清楚,反正看大旗晉陽王麾下的大將基本到齊,這一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咱們打完看。

曹軍呐喊一聲就往前衝,狹路相逢勇者勝,是到拚命的時候,這不就是求的結果嗎?求仁得仁,現在就看能不能殺死晉陽王。

曹軍舍生忘死往前衝,等待他們的就是箭雨,這是晉陽軍的強項,至於到底有多少人馬向曹軍開弓射箭,曹軍絕對不清楚,隻看到四麵八方全是箭矢,天空全被箭矢遮住,這才是遮天蔽日不見日月。

究竟晉陽軍準備了多少箭矢不清楚,足足射了一個時辰,晉陽軍才敲響進攻的戰鼓。

此戰,三十萬曹軍消滅八成以上,僥幸逃出去的,也是人人帶傷,孫策麾下大將太史慈身受重傷,在回到許昌不久傷勢加重亡故,夏侯惇、曹純沒能活著回來。孫策手下大將蔣欽、淩操、徐盛、丁嵐陣亡。

這一戰,曹操可謂損兵折將,讓曹操膽戰心驚,急忙全力戒備防止晉陽軍來攻。

但是晉陽軍卻沒來,隻是順手把河內郡取回來,然後就沒了動靜,這把曹操給奇怪的,為什麼晉陽王不趁勢追擊呢?

眾將也在問劉稚這個問題。

劉稚顯示給眾將算賬,算算這次出兵消耗多少,然後再問眾將攻打許昌需要多少兵馬,後勤補給可曾安排好?

這就把眾將問得一愣一愣的。

最後劉稚道:“曹操和劉備為何聯手來攻?因為五州之地經濟發展太過迅速,曹操與劉備擔心用不了幾年,五州的經濟就超過大漢其他周軍的總和,擔心老百姓全跑來我們這裏,才不得不發進攻。我們現在沒必要主動出擊,要踏下心來一心一意發展經濟,有了足夠的資金做後盾,我們才可以泰山壓頂之勢一舉將曹操和劉備擊敗。”

眾將這才明白。

實際上,劉稚的解說並不全麵,現在劉稚的轄區何止五州之地?隻說五州之地之時給眾將一個印象,真隻憑五州之地,短短的時間內怎麼會發展的快著快速富強?劉稚的轄區還包含西域、漠北、整個遼東,有他們的牛羊礦產各種物資的支持,劉稚才可與貴霜帝國、羅馬帝國、波斯帝國進行大規模貿易,單憑五州之地,有多少物資可供貿易?

把這些力量整合在一起,成就如今的強大晉陽王。

劉稚在退回晉陽之後,又做出一件讓世人震驚的事情——裁軍,將一百二十萬軍隊縮減成一百萬,裁下來的二十萬編入後勤部隊,有放牧的,有耕田的,有采礦的,有煉鐵的,總之,晉陽軍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可以說:晉陽軍沒有百姓的支持,已經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同時劉稚推行新政,徹底實行六部尚書製,六部尚書有效運轉起來,權力分散不會再有一人權利超大的現象出現。

然後劉稚撤掉州,實行郡縣製,有效的避免州牧權利過大成為獨、立王國的弊端發生,而且,郡縣製可以將六部尚書發布得命令快速推行到底。

在劉稚強大的實力麵前,一切阻力都消失,除去西域還存在國主的問題之外,其餘各處都已推行新政,有效的運轉起來。

劉稚西域移民,首先是後勤放牧兵,他們可以攜帶家眷從軍,這回劉稚要求後勤軍可將父母親族全部遷徙過去,不足一年,西域已經出現十個超過十萬人的漢人居住區。劉稚的心願是:逐步將西域三十六國消滅,成為三十六郡。

然後是遼東和漠北,隻要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劉稚就開始移民,移民的同時,大力發展文化傳播。

很快,曹操和劉備就明白劉稚為什麼不發兵來報複,劉稚在全力發展經濟,這樣一來,兩人可真的著急了,現在晉陽王已經富甲天下,再安心發展幾年,這天下豈不自然而然就要被他占據?

隻是打不過晉陽王怎麼辦?不能眼睜睜來看著最後被晉陽王給吞並吧?必須快速想辦法。

首先兩人也努力發展轄區內的經濟,也像劉稚一樣進行貿易,隻是卻隻能兩人之間貿易,像羅馬帝國、貴霜帝國、安息帝國,根本就夠不到,這時候可沒有什麼海上絲綢之路,隻有一個路上絲綢之路,二人隻能眼睜睜看著晉陽王轄區內的經濟一天天的興旺發達起來,這樣怎麼行?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大漢的天下就要歸晉陽王,必須想辦法遏製晉陽王的發展。

向晉陽王轄區發動進攻?這兩人一合計,曹操首先就搖頭,第一次被消滅四十萬兵馬,好不容易從南方得到兵馬補充,沒想到又被晉陽王來個狠得,一下子給消滅三十萬,這可是三十萬人馬,不是三十萬頭豬,就這樣被幹淨利索的消滅,曹操心裏哇涼哇涼的,短時間內,曹操不敢也無力向晉陽王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