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眾將沒一個人說話,就是齊齊拜倒。劉稚就明白大家什麼意思。

劉稚為難道:“天子賜婚,等級太高,按律,本王應當親自前去啊。”

諸葛亮道:“主公乃是五州之主公,乃是我等大家的主公,如無天塹長江,主公前往接親,臣等自無異議,現如今,主公此去距離江南不僅隔著一條長江,還沒有接壤之地,主公親自前往江南,無異於前往龍潭虎穴,主公常說:沒有士兵的將軍就不是將軍,這句話臣想送與主公。”

劉稚一皺眉:“孔明,依你之見給如何處理?”

諸葛亮道:“臣以為,主公絕對不可親自接親江南。”

“本王不能前去,何人能代替本王而不讓世人語病?”

“臣以為,主公安全第一,些許俗禮可隨意一些,臣以為,主公可派此九人人前往,世人就算想攻擊主公,也會掂量一二。”

“說來聽聽。”

“武都侯馬超、漁陽侯張郃、襄陽侯徐晃、南陽侯臧霸、河東侯張遼。”

眾人沉靜片刻,不禁拍案叫好,五名侯爵接親,這個排場可是空前絕後,而且,這五將可不是昔日默默無聞之輩,五將此時哪一個不是名動天下?也就是晉陽王劉稚這裏名將輩出,否則,放誰那裏都是一等一的大將。

還有一件事,五將的侯爵乃是獻帝親封,所以,五將齊出,五名侯爵做迎親使這個場麵也算 能交代。

最重要的一點——晉陽王劉稚不能去江南,曹操不是袁術,袁術都敢忽然變卦,誰敢保證曹操不會發動兵變?

剩下的四人是誰?

諸葛亮接著道:“大爺典韋將軍、孔融大人、黃琬大人、楊讚大人,由此九人前往足矣。”

典韋乃是晉陽王立足義兄,這不算,但是典韋的名聲就足夠人側目,孔融、黃琬、楊讚,乃是大漢重臣,救援巧合來到晉陽,作為迎親使也可接受。

伏安道:“大王,臣以為,孔明之言極是。”

伏安是誰?伏安是劉稚的老丈人,伏安支持孔明,劉稚必須多想想,自己真要駁了伏安的麵子,回去伏壽能願意?而且不能因為一個接親,就先把伏壽惹惱了吧?

一人又出列:“大王,老臣以為,此九人做迎親使在禮儀上已經足矣,大王沒必要親赴險地。”

這位是誰?蔡邕!劉稚的另一位老丈人。

此時此刻,蔡邕心中感慨良多,想當年自己不願意多看一眼的小小中山世子,竟然成長為誰都要仰望的晉陽王,古人說得真好: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未來的事情誰又說得準?

劉稚終於點頭:“既然如此,就命此九人為迎親使,代替本王迎親江南。”

在晉陽城中一個不起眼的四合院中,一群人正氣氛沉重的開會。

一個中年男人正在發言:“這一次道德宗那些人打的好主意,想通過結親,給偏安江南的 曹操以喘、息之機,現階段,晉陽王一家獨大已經成為現實,孫策雖然個人武功不錯,但是,手下無兵,這才令他將兗州丟失,龜縮在青州的第一原因,孫策想發展,必須增兵。”

另外一人道:“兵從何來?聖子可有明確答複?”

一個 非常漂亮女人道:“青州三麵靠海,一麵被兗州和徐州包圍,單純靠青州根本沒有發展,我建議,還是將徐州拿下,徐州百姓尚在,總人口也超過三百萬,如果拿下徐州增兵就不是夢想,否則的話,去哪裏找兵源?就算找到了,又如何運過來?還有以青州一地,養兵三十萬已經基本接近極限,再招幾十萬兵馬,糧草軍餉怎麼解決?我門能解決一時,解決不了一世,我門是有錢,但是,去哪裏賣糧買物資?買到之後怎麼運回青州?”

一個三十幾歲的黑臉男人不耐煩的道:“哪裏有這樣麻煩?我看啊,既然孫策這麼不提氣,還是放棄算了。”

“放棄孫策我們支持誰?支持晉陽王嗎?”

黑臉男人一拍桌子:“我看行!”

“你就會亂扯!”

“我哪裏有亂扯?晉陽王現在缺什麼?不缺人,他麾下人口已經接近三千萬,她不缺美人,清心宗的小娘們有數百之眾,現在才有幾個進入晉陽王後宮?不缺大將,顏良、趙雲、黃忠、文醜、馬超、典韋這些一流大將不算,張遼、張郃、徐晃、臧霸、龐德、甘寧這些人也是一方之雄 ,所以,晉陽王缺什麼?”

“缺什麼?”

“缺錢!我們自由門憑什麼一直被道德宗打壓?就是因為道德宗綁定所謂的天子,如果我們能跟晉陽王綁定,憑什麼我們不能取代道德宗?所以我認為我們不如放棄孫策,改而支持晉陽王。趁著現在我們還沒跟晉陽王鬧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趕快改弦易轍還來得及,沒看道德宗天聖女都把自己的替身派去晉陽王身邊了嗎?你知道哪個是替身哪個是真身?我認為,我們一開始選擇就錯了。”

屋中一片寂靜,過了一刻,一人才緩緩道:“支持誰與不支持誰,自有門主和聖子決定,我們隻需嚴格執行命令就是。現在不是討論支持誰的問題,而是考慮如何將晉陽王刺殺,大家不要跑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