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稚將趙愛兒、郭芍藥、王魯蓮、芙蓉、百合、睡蓮、紫馨、玉竹、紫薇、碧蟬十女召喚而來,耳提麵授機密。

趙愛兒聽完遲疑道:“大王,這件事是否應該通知曹操?”

碧蟬道:“大王,臣妾以為這麼大的事情應該讓曹操知道,不管真假,未雨綢繆也好,省的萬一出現什麼意外,曹操把所有責任都推到大王身上。”

劉稚想了一下:“也好,這件事就交由黃琬來做,你們追上典韋他們之後,秘密傳達本王密令。”

“諾。”

趙愛兒等是女領命,帶著劉稚的金令悄悄離開晉陽去追趕典韋一行接親人。

趙愛兒等離開之後,劉稚將兩封信擺在桌麵上,思考孫策此番用意,有道是禮下於人必有所求,戰場上不存在絕對的敵人,在戰略戰術麵前,一切都可以讓路,劉稚想不明白的是孫策的用意。

如果劉備刺殺成功,自己和曹操交惡,孫策和劉備當然都會得到好處,如果自己和曹操因為這件事能打起來才最好,孫策不是想辦法推波助瀾嫁禍於人,而是將劉備的計劃告訴自己,孫策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為了讓自己答應樊氏玲去青州省親?

自打樊氏玲嫁給自己,自己和孫家就沒有安生過,樊氏玲幾次為孫氏求情,氣的自己好懸將樊氏玲打入冷宮,到現在為止,樊氏玲對孫家還有多少感情,隻有問樊氏玲自己。

素心道:“大王何必煩惱?讓樊王妃自己決斷好了。”

劉稚道:“想不明白孫策將自己的老妹夫出賣的目的是什麼,本王心裏很別扭。推測不出孫策的目的,豈不是顯得本王比孫策笨?”

素心輕笑:“誰也不是神仙,怎麼可能猜出對方心裏想什麼?大王能在戰場上推測出對方的目的就足夠了,這等事,還是不要費心了。”

劉稚道:“想不出來,也隻好如此,看看再說吧,我們跟孫策處於敵對狀態,孫策想把樊氏接過去省親,本王還怕他把樊氏扣住,樊氏隻是他母親的義女,又是親生閨女 ,他真要玩什麼幺蛾子,他豁的出去,本王還豁不出去樊氏。”

素心壓低聲音:“我聽說孫策一直對樊氏有意思是嗎?”

劉稚道:“是不是蓮兒又亂講話?等她回來,一定加法從事。”

素心掩唇輕笑:“大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樊氏王妃的風姿,是個男人就會動心,樊王妃把孩子都給大王生了,大王何必還這麼在乎?”

劉稚哼聲道:“之前本王隻擔心樊氏一人,現在還要為本王與樊氏的孩子擔心,所以,現在不是不在乎,而是更在乎,樊氏真被孫策劫走,本王是發兵還是不發兵?樊氏在孫策手中就會成為孫策製約本王的籌碼,本王做不到女人如衣衫,隻能把自己的女人保護的更好,不給敵人威脅本王的機會。孫策來信這件事大家先瞞著樊氏,待本王理出頭緒,再跟樊氏說這件事情。”

素心明心幾個笑著應一聲:“諾。”

現在不讓樊氏玲知道孫策來信,劉稚也很無奈,樊氏玲有先科,要是知道這麼一封信,哭著鬧著要去青州,自己同不同意?不同意於理不合,同意就等於給自己上一幅枷鎖,這屬於老鼠進了風箱——兩頭受氣。

不說劉稚這裏難受,再說趙愛兒十女,星夜兼程追趕典韋這夥接親人,終於在長江岸邊追上典韋。

為什麼一定追上典韋,而不是等典韋接親的回途中加入迎親隊伍中。

因為不知道劉備派來的人什麼時候動手。

趙愛兒將典韋、黃琬、楊讚、孔融馬超等九人人喊來,宣布晉陽王劉稚的密令,典韋一聽就炸了,鬧著就去找劉備算賬。

碧蟬道:“大爺,這件事屬於死不認賬那種情況,除非我們抓住劉備派來的刺客。”

黃琬道:“王妃所言極是,典將軍不必急躁,既然我等已知劉備計謀,這回定叫他來得去不得。”

典韋壓下一口氣:“好!某家就等著砍下刺客的狗頭。”

趙愛兒等化妝成禁衛軍,混在士兵中前往揚州。

簡短捷說,這一日就到達曹操給獻帝找的臨時都城宛陵。

漢武帝建元二年更秦鄣郡為丹陽郡,治宛陵,領16縣:宛陵、蕪湖、春穀、溧陽、丹陽、石城、秣陵、湖熟、江乘、句容、故鄣、於潛、涇縣、陵陽、黟縣、歙縣。

丹陽郡是當時中國的重要的政治和經濟、文化中心,在江南更是首屈一指,曹操將這裏選為臨時都城,也算是沒屈了漢獻帝。

迎親使團的到來,最開心的竟然是漢獻帝,親自下旨讓典韋、黃琬、楊讚、孔融、嗎、張郃等人上殿麵聖。

典韋九人領旨上殿,美中的不足得是曹操一直在場,漢獻帝就算想說什麼心裏話也沒機會,隻能說了一些不疼不癢的話就將九人交給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