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庵兄,對手這個開局名曰“錯小目”,這也算是那源自東瀛的“小目圍棋”最正宗的開局了,而對手之所以選擇這個開局,想必也是之前見識了你的厲害,有意避開“星位”開局......”
這盤棋是“雷盟專諸”執黑,當李襄屏看到對手選擇了“錯小目”開局後,他心了高興了,他認為這是對方怕了自己,從對局心理來說,對手選擇這樣的開局,說好聽點是“揚長避短”,說難聽點其實是有點示弱,也正是因為心裏高興,他一邊下棋一邊還和老施說話。
選擇了“二連星”應對後,看到對手落下的第5步棋,李襄屏繼續對施大棋聖叨叨:“定庵兄,黑棋的這步棋可是有點名堂,它的名字喚作“無憂角”,算是那......”
“哦,這步棋也名喚“無憂角”?”
聽到老施這話,李襄屏先是一愣,旋即他反應過來:
“沒錯沒錯,此形也叫“無憂角”,隻不過這是源自那東瀛圍棋的無憂角,和我華夏圍棋無憂角不同.......”
甚至有很多資深棋迷都不知道的是,其實中古棋也有“無憂角”這種說法的,隻不過因為中古棋起手“星位”,因此兩種棋形肯定不同,現代的“無憂角”是2手棋,而中古棋的“無憂角”需要3手棋。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待問題,如果隻是單純“取地”的話,必須承認“小目”比“星位”更有優勢。
麵對黑棋的這個開局,李襄屏尋找了“一間高掛”另一個小目,當黑棋第7手“三路托”時,李襄屏停了下來,並且一想就是好幾分鍾。
“襄屏小友所思何事?我觀此手也並不難應對.......”
“當然不難應對。”李襄屏笑著對老施說道:“定庵兄看對手此開局,這明顯是欺我等對小目圍棋不熟采取的針對性下法,那行,接下來定庵兄看仔細了,看我如何用最純正的小目圍棋下法教育教育他。”
李襄屏一邊說著大話,一邊開始在棋盤上落子了。
“頂”,“扳”,接下來幾個回合,李襄屏落子速度飛快,幾乎所有棋都不假思索,而對手的反應也和李襄屏一樣,他的落子速度甚至還要更快,兩人都顯得信心十足,並且都像是對這個變化很熟悉的樣子。
當然很熟呀,因為兩人現在操練的,是一個著名圍棋定式,不一會功夫,一個“大雪崩內拐變例”的基本型就出現在棋盤上。
作為一個古老定式,兩人下出這個變例原本也沒什麼稀奇,尤其是這年頭,“大雪崩”還在世界棋壇非常流行,不僅職業棋手愛下,普通棋迷也愛下,正規世界大賽能經常見到它,這樣的網絡對弈更是誰處可見。
隻不過當今天兩人下出這個變化以後,整個對局室馬上變得熱鬧了,廣大吃瓜群眾開始議論紛紛。
這主要是因為,“大雪崩”的起點,應該從李襄屏下的那步“頂”開始,那麼在大家看來,這個變化像是由“絕藝”主動挑起。
“哈,大雪崩?大家看絕藝居然選擇了大雪崩,他今天怎麼不浪了.......”
“可能是不敢浪了吧,要知道他昨天那盤就贏得有點驚險,我看這個絕藝也是個明白人,他知道對手會越來越強,所以到今天就不浪了,按正經的下法來......”
“這樣也好,隻有看這樣的正經招法,才能看出這個新直9到底是什麼水平......”
“有什麼好,我還是更喜歡他前兩天那樣的下法......”
“+1,同喜歡看絕藝發浪......”
正當所有人都在調侃絕藝終於開始下“正經棋”的時候,僅僅一個回合之後,是的!當棋盤上僅僅多了2手棋,李襄屏下出的最新一手棋就再度引爆整個聊天框:
“咦!白棋這步棋......這步棋好像下錯定式了吧.......”
“什麼叫好像,這就是下錯定式了,白棋在這裏少做了一個交換......”
“哈,剛才還在表揚這個絕藝終於正經起來,沒想怎麼快就開始浪了.......”
“這步棋那就不能說是浪了.......”
“不是浪那是什麼.......”
“是作死呀,這裏少做一個交換,整個局部立馬崩潰,這不是作死是什麼,因此這肯定不是故意浪下。奇怪了,按說以這個“絕藝”的水平,應該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的,今天是怎麼回事?他今天一不玩那些浪招,第二還竟然下錯定式,難道今天不是本人在下......”
在金陵,落下這手棋的李襄屏饒有興趣看著吃瓜群眾們的評論,應該說這種情況都在他意料之中,他知道自己隻要落下這手棋,那就肯定會引來類似的議論。
原因很簡單,假如李襄屏不是個穿越者,他沒有見識過“狗招”的話,如果他今天也是這些吃瓜群眾中的一員,那他肯定也會發出類似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