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接近3點鍾,老施和大李的第一局比賽應該算是來到了一個比較關鍵的勝負關口。
而到了這個時候,外界怎麼品頭論足先不去說他,坐在對局室內的李襄屏卻是另外一分感受。
有一點和外界一樣,那就是這盤棋今天下成這樣,這同樣是李襄屏沒想到的。在李襄屏看來,老施今天的下法,倒是有點像日本前輩棋手木穀實和大竹英雄的結合體,龜步推進,堅實無比。自己外掛竟然會下出這種棋?這當然完全出乎李襄屏的預料。
因此在這個時候,李襄屏開始這樣在對局室裏浮想聯翩了:
“嘿嘿,最近一個月在老施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呀?難道那3張來自後世的棋譜威力有這麼大?竟然讓老施這種老妖怪還能發生棋風轉變?”
然而像這樣的想法隻是在李襄屏腦海中一閃而過,畢竟這是老施第一次采用這種下法而已,那麼這一盤棋的樣本就顯得太少,他到底是偶爾為之,還是真的棋風發生轉變,李襄屏認為在這個時候還不能下結論。
更何況李襄屏還認為,水平到了老施這種級別,雖然不能說“十八般武器樣樣精通”吧,但也不可能有某種下法完全不會,因此他偶爾采取這樣一種戰法,好像也不算什麼太過奇怪的事。
因此在度過最初的錯愕之後,李襄屏重點還是在揣摩老施的招法上麵了。這一揣摩李襄屏樂了,他沒想老施運用起這種“龜步戰法”居然還像模像樣,至少到目前為止,老施在麵對大李時候不僅沒有落入下風,甚至根據李襄屏自己的判斷,他認為老施的白棋還是要好下一點-----
這裏說的“好下”,不是李襄屏認為白棋就已經獲得多少優勢了,然而在大致兩分的局麵下,假如有一方能稱為“好下”,這在高水平的對局中當然也算是一種成功。
“嗯,老施的棋曾被人稱作是“如大海巨浸,含蓄深遠”,我以前還真不知道這個形容到底是啥意思,因為這家夥除了經常在我麵前賣他的大力丸之外,最多也就在我麵前表演他精細嚴謹的一麵。不過今天這盤棋,倒是有了點這個意思了,任憑對手驚濤拍岸,老施就像浸在大海中的一塊巨石,很有點巋然不動的意思,尤其是剛才後手補強自己活棋的那手棋,這手棋也的確稱得上是“含蓄深遠”啊,這種大李最擅長的下法在老施手中施展出來,貌似同樣也是像模像樣......”
揣摩完自己外掛下的棋,李襄屏又回過頭去想李滄浩今天的下法。
看完大李到目前為止的表現,李襄屏卻是另外一番感謝,他現在最大的感覺那就是:
前段時間大家都說大李的棋風在發生某種轉變,他的棋變得更加積極和好戰,不過李襄屏現在卻覺得不是這樣。
大李今天貌似在到處求戰,很多棋也的確稱得上是“積極主動”,然而那隻是“形”,不是“神”,在他的骨子裏,那應該還是那種“鱷魚般等待”的思想占了主導。
要不然的話本來自從老施那步“脫先”以後,這棋是很容易形成那種大混戰局麵的,可是現在為什麼沒下成呢?
這其中除了有老施策略選擇的緣故,不過李襄屏認為,更主要還是因為大李的配合。
比如這當中有幾步棋,當黑棋麵臨選擇的時候,大李實戰的下法就和李襄屏的設想不一樣。雖然不能說李襄屏的設想就一定比人大李實戰下法更好吧,但李襄屏認為,如果黑棋真的想把局麵攪亂,導向那種大混戰的格局,那黑棋還是很容易做到的。
然而大李沒這樣下,他表麵上在那張牙舞爪,然而一到關鍵時候,他總是不知不覺收斂回去。
“我靠!大李不會有那麼陰險吧?這是他故意這樣下的,故意在那張牙舞爪,然後引誘老施跟他鋪地板.......”
這樣的念頭同樣隻在李襄屏腦海中一閃而過,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已經沒空去想其他太多了。“鋪地板”的格局已經形成,中腹一帶的定型已經成為本局勝負的關鍵,那麼無論老施是不是中了大李的圈套,這個事實都已經不會改變,對局雙方都必須按這個思路走下去。
在這個時候,正好輪到大李下棋,他可能已經意識到現在已經到了勝負關鍵之處,所以他頻頻長考。而就在他長考的同時,李襄屏也站在黑棋的角度,尋找打開局麵之策。
是的,由於李襄屏現在是認為“黑棋難下”,所以他認為大李現在需要尋找打開局麵的方法。隻不過他在那想了半天,還是有點不得要領。
“唉,像這種鋪地板的棋還是很讓人頭疼啊,這也不是我的強項,那麼作為鋪地板的高手,大李下一步會下在哪呢......”
李襄屏就是帶著這種學習的態度,開始展開自己的思考了。
李襄屏自己雖然不喜歡“鋪地板”,然而他卻知道,圍棋中鋪地板的技術也不是那麼好掌握,尤其是棋盤中腹一帶的“鋪地板”,比如像今天這盤棋,圍繞黑棋那個大模樣的各處定型已經成為本局的關鍵,那麼對於這種棋的處理就更能看出一個人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