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來到了12月下旬,李襄屏準備前往韓國參加本年度“三星杯”決賽了,而就在李襄屏準備出發的前兩天,國家隊吳教練找到他:
“襄屏,我們剛接到通知,主辦方把本次“三星杯”的決賽改為三番棋。”
李襄屏先是一愣,然後無所謂的笑笑:
“哦?嗬嗬,沒事,常規操作,這已經算是韓國人的常規操作了。”
不僅李襄屏對這個消息無所謂,決賽的另一位當事人馬曉飛同樣沒當回事,他甚至開玩笑的說道:
“嗬嗬,這次韓國人難得體貼一次老同誌呀,說實話和襄屏下五番棋,我擔心累都能把我累死,現在改為三番棋就輕鬆多了,沒事,現在隻是修改賽製而已,反正隻要比賽獎金沒變就行。”
馬曉飛覺得修改賽製對他有利,而李襄屏卻知道,這樣的修改應該是對自己有利才對,畢竟從理論上說,番棋賽的盤數越少,那麼偶然性就越大,而自己又不是老施,這次比賽都是要靠自己來下的,那麼在自己功力不足的情況下,這樣的改變當然應該算是對自己有利。
當然嘍,這裏說的“有利”極其有限,微乎其微到可以忽略不計,隻不過韓國人這樣子搞法,倒是讓這場決賽有點變味,本來就不夠緊張的氣氛編的更加輕鬆。
李襄屏的確是很輕鬆。不僅是他,馬曉飛九段其實同樣輕鬆。
雖然在比賽之前,有好事者把這場中國僅有的兩位世界冠軍之間的內戰稱作是什麼中國圍棋第一人之爭,然而馬小是60後棋手,人家馬上就準備下“快樂圍棋”了,而李襄屏卻是80後棋手,可以說兩人根本就不是一個輩分。
兩人不僅不是一個輩分,而且這還是兩人第一次在正式比賽中交手,往日無仇近日無怨。不僅如此,在兩年以前,李襄屏還接受了人家馬曉飛一個多月時間的指導,可以說雖無師徒知名,卻有師徒之實,因此像這樣的比賽,兩位當事人根本就緊張不起來。
就是在這種輕鬆的氣氛中,兩位對局者同機啟程前往韓國,參加這次三番棋決賽。由於這是中國棋手的內戰,因此和上次“豐田杯”相比,這次中國代表團的規模就小多了,除了外事部的王易以及一位翻譯,另外還有一些準備做網絡直播的記者和工作人員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人。
在旅途中的時候,馬曉飛甚至還和眾人開玩笑:
“奇怪呀,昨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勝負預測,怎麼一邊倒都是希望襄屏能贏,難道我的人品有這麼差嗎?”
王易笑著回複:“嘿嘿,馬小你這話還真沒說錯,那人家襄屏的人氣就是比你高,這點你不服不行。”
馬曉飛道:“人氣高我當然知道,可我昨天看的預測,支持李襄屏的超過95%,而希望我贏的才不到5%,如此的一邊倒,這也太慘了點吧。”
“這裏麵主要包含了一個“金滿貫”的話題,”這時候有一位網站記者對馬曉飛解釋道:
“馬老師您要知道,襄屏在今年4項大賽中全部打入決賽,並且已經拿下兩冠,因此現在“金滿貫”的話題在網上炒得很熱呀,有很多人都希望襄屏能達成這個從沒有棋手完成的偉業,既然這樣,那您就隻好受點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