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從這手棋就能看出,襄屏應該並沒受到上次失利太大影響嘛,感覺依然敏銳,並且出手相當果斷,不錯不錯,確實非常不錯......”
在隔壁的觀戰室,當馬組長看到李襄屏的第22手之後,他以上的話幾乎是脫口而出,而聽到他這樣的評價之後,“體壇”的老謝和“天地”的張大記者馬上圍了上來------
由於這是在青瓦台比賽,因此今天的觀戰室其實相當冷清,不僅韓方觀戰記者大幅度減少,中方這邊更是隻有這兩位而已。
也可能正是因為比較冷清的緣故吧,這倒讓馬大組長顯得比以往熱情多了,也主動多了,見記者圍了上來,他甚至主動把手中棋譜遞了上去:
“你們對白棋這步是怎麼看呀......”
棋譜是張大記者接過手的,老謝也裝模作樣歪著腦袋湊了上去。
嗯,對於隻有業3棋力不到的老謝來說,說一聲“裝模作樣”那可能真不過分,畢竟職業棋手的布局,尤其是今天這種看似平淡隻有細微差距的職業布局,那真不是隻有業2水平並且是在沒有提示下能夠領悟的呀。
別說是他了,即便是旁邊這位已經算是達到業餘頂尖的張大記者,他在馬小提示下,這時其實已經開始去想象李襄屏這步棋的精妙之處了,但這一時半會的也沒看出更多的端倪:
“嗯,脫先?.....局部不肯做出半步退讓......態度非常強硬.....堅持以我為主,而且....而且選點非常刁鑽,馬小是這樣吧?”
“嗬嗬嗬,何止是選點刁鑽這麼簡單,這步棋呀,那簡直是充滿了想象力和創造力,嘖嘖,襄屏這布局水平那真的是,這進展也太快了,早幾年我看他還有明顯缺陷,不過現在看來嘛,隻在布局方麵那真已經沒人是他對手。”
聽馬小誇李襄屏的布局,於是老謝隨口問了一句:
“那老聶呢?”
謝記者聽到一個讓他深感意外的答案,馬曉飛的聲音不大,但語氣卻異常的肯定:
“老聶也不行!”
不過說完這句之後,馬曉飛開玩笑似的對兩位記者補充一句:“嗬嗬我今天說這話你們回去可別跟老聶說呀,我認為襄屏的布局水平,那可能是真的超越了這個時代,別說是老聶了,從圍棋曆史上看,我個人認為現在可能隻有吳清源先生一個人能夠和李襄屏並駕齊驅,甚至從想象力和創造力方麵來看,怎麼說呢,由於襄屏現在還那麼年青,因此他未來的成績能超過吳先生都不一定。”
說完這句話後,馬曉飛甚至還扭頭問中國代表團另外一位職業棋手:
“王院長你覺得是不是這樣?”
“嗬嗬嗬嗬。”
王魯南院長當然是一笑了之,不過對於老張和老謝兩位圍棋記者來說,聽了馬小這話那簡直是又驚又喜呀。
他們倆這反應當然很正常,畢竟對於他們這樣的圍棋記者來說,比起純粹的技術探討,那肯定對剛才這話感興趣多了,比如說老謝,人現在就已經打定主意,神馬“回去以後別跟老聶說呀”,他準備這次回去之後第一件事,那就是要找機會問問老聶,問問他是怎麼看待李襄屏的布局水平。
當然嘍,老聶現在不在這,所以兩人隻能先問問王院長的看法。
隻不過像老王這樣的老江湖,他說話當然不可能像馬小那樣有個性,具體水平“誰比誰高”這種話他當然不可能直接說出來,隻不過在兩位記者各種旁敲側擊之下,他還是說了以下這番話:
“嗬嗬,老聶的布局水平那當然沒啥好說,行雲流水,大氣磅礴,那是公認一等一的厲害,當然嘍,我也很認同馬小剛才一句話,襄屏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那真的是......嘖嘖!你看他這才出道才幾年呀,他就已經顛覆了多少舊定式?又創造了多少新手新型?所以他在這方麵的貢獻,那還真的隻有當年掀起新布局革命的吳先生才能和他相提並論這個就很了不起,大家常說宗師宗師,那不就是有資格開宗立派的人,那才能夠被稱為宗師嗎,所以襄屏真的很好,非常好!更重要的是呀,他現在還這樣年輕......”
“.......嗯,看來王院長內心應該也是認同馬小這話吧。”
還沒等王院長說完,老謝就已經給出這樣的判斷了,既然給出這樣的判斷,他準備回國之後,詢問一下老聶本人看法的意願就愈發強烈。
眾人並沒就這個話題聊太長時間,而打斷大家繼續議論下去的原因不是別的,那是因為在中午封盤前5分鍾,最新棋譜已經傳到了這裏。
這張棋譜顯示,本場比賽雙方總共已經下了44手棋,而這張棋譜,也是這盤比賽上午傳出來的最後一張棋譜。
依然是馬曉飛最先接過棋譜,僅僅看了不到兩分鍾,馬組長就笑了,他一邊笑一邊順手把棋盤遞給張大記者:
“看吧看吧,我就說襄屏的布局功夫厲害,因為他之前那步好棋,小李現在就被迫簽訂下一個不平等條約了。”